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浙江三名“農民工二代”相約自殺的背後

http://www.CRNTT.com   2010-06-12 10:43:15  


 
給窮孩子創造更多上升渠道

  來自河南駐馬店、在台州務工7年的薑鵬(化名)近來每隔幾天就要到台州市華夏心理輔導站接受心理醫生的輔導。這位剛剛30歲的年輕人,相貌比實際年齡顯得大很多,和記者交談時眼神迷離遲鈍、話語斷續、邏輯混亂。

  工作受挫、婚姻失敗的他近來一直想以自殺的方式尋求解脫,“農藥都買好了,要不是想到兒子沒人照顧,我可能早就不在了。”薑鵬說。

  薑鵬初中沒畢業就到廣東的一家表演團打工,後回老家學了廚藝後到北京做廚師。在北京期間,他和一個在餐館打工的河北承德的姑娘相戀,並迅速結婚生子。

  7年前,他又跟隨父母在台州打工,每天需要連續站著工作十多個小時。去年,薑鵬患上了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症,並因此失業,妻子也離他而去。

  現在薑鵬一家的生活只能靠父母拾破爛維持,但盡管如此,薑鵬一家也不願意回河南老家,“地沒了,回去比現在的收入還低。”

  薑鵬說:“我有個姐姐,以前同樣在台州打工,在年前自殺了,我也不知道我的將來會怎樣。”

  台州市華夏心理輔導站接觸最多的人群就是在台州務工人員,這其中更以“80後”、“90後”年輕一代的務工人員為主。

  台州市中心醫院精神衛生科的主任醫師楊伯泉說:“現在很多青年農民工都存在心理問題,常見的症狀是:憂鬱、焦慮和社會交際障礙,主要原因是社會的自制機制出現了問題,我們對這個群體太缺乏關注了。”

  “這些年輕人渴望找到好工作,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但因為學歷低、掌握的技術少,在現實中不得不經歷很多挫折和坎坷,一旦在一段時間內連續受挫就容易走極端。青年農民工的心理衛生亟須被關注。”楊伯泉說。

  “農村回不去了,城市又不能很好地融入,沒有良性的交際圈,缺乏情緒傾訴渠道,這是大部分隨進城務工父母生活的‘農二代’的狀況。”楊伯泉說。

  楊伯泉認為,很多青年農民工,特別是第二代農民工之所以出現心理問題,貧富差距擴大、貧困家庭出身的子女上升途徑狹窄等社會因素是主要原因。“我們應該充分關注這個群體,並力所能及地完善社會自制系統,給窮人的孩子創造更多的上升渠道,並健全心理危機幹預制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