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新版《紅樓夢》:怎麼搞成這樣?

http://www.CRNTT.com   2010-07-15 11:41:23  


李少紅確實不懂《紅樓夢》,但是她懂電視劇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訊/由李少紅導演的新版《紅樓夢》電視劇甫一播映,便早來各路如潮惡評,《東方早報》今日登載知名影評人圖賓根木匠的評論文章“新版《紅樓夢》:怎麼搞成這樣?”,作者表示,“李少紅確實不懂《紅樓夢》,但是她懂電視劇,電視劇是電視劇,《紅樓夢》是《紅樓夢》,隔行如隔山,就算曹雪芹複活,他也只是個小說家,導不了劇集。”其內容如下:

  吳孟達在《喜劇之王》裡演一個資深臥底,臨了被悍匪一槍打中肚皮,達叔踉踉蹌蹌地跌坐在沙發上,口中只呢喃出一句:“怎麼搞成這樣?”當我看完李少紅版《紅樓夢》以及各路媒體上紛紛揚揚的評論時,我腦中蹦出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怎麼搞成這樣?”

  在各種反饋意見中,批評甚至是痛打落水狗式的惡搞謾罵占了絕大部分(當然這也符合傳播規律,在網絡媒體時代,惡評尤其蔓延得迅速),不過電視劇的受眾向來是“沉默的大多數”,對於占收視率主體的群體,我們其實不大能聽到他們的聲音——我在錄制一檔有關新版《紅樓夢》的電視節目時,曾親耳聽到一位大媽說,在電子遊戲和青春偶像劇占據孩子們主要休息時間的當下,她把新版《紅樓夢》作為推薦給孫子看的極少數有正面教育意義的電視劇集;而另一位大爺對“磚家叫獸”們的批評充耳不聞,直言他覺得很好看,幹嗎要吹毛求疵呢?

  批評新版《紅樓夢》的論據無非是兩個參照系,一是原著小說,二是1987年的舊版劇集。不過說老實話,這年頭有幾個人能認認真真讀完《紅樓夢》小說的?且不說《紅樓夢》本來就是殘稿,各種版本之間也多有歧異,原著小說留下的這一地雞毛,粉墨登場的批評家們便拾起來當令箭。從小說到電影,本就是跨媒介的符號體系轉換,雪芹爺爺已達明清古漢語使用的極致,寥寥數語,恁是“多愁多病身”,抑或“傾國傾城貌”,寫在紙上總是最能滿足國人——用警幻仙子的話來說——“意淫”的,可一旦視覺化,“意淫”可不就成了“皮膚濫淫”?就算全國人民挨個選秀,哪裡又能複現大觀園裡的諸芳勝景?

  舊版劇集確實留下了不錯的口碑,不過我們也不要忘記,當初王扶林先生執導時,也是白茫茫惡評一片,多虧當時沒有互聯網,不然網友們全組織起來給劇集織毛衣,老先生的日子恐怕更不好過。兩部相同題材的劇集當然是可以比較的,不過新舊版之間的區別也必須明確:舊版劇集只有36集,删減了大量內容,八十回後的內容多出自探佚考證;而新版劇集明確根據程高本(這也是當今的通行本)拍攝了50集,如果這還批評李少紅篡改曹公原意,恐怕曹公泉下也只能苦笑。

  新版《紅樓夢》的話柄主要落在風格化的電視語言和演員表演這兩方面,所謂的藝術批評是也。不過也不能因此完全否定選秀及相關營銷炒作的作用,如今是市場經濟,《紅樓夢》又不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沒有官方資金直接注入,完全在商言商,使用些商業手段無可厚非。至於是否傷害了藝術表達,那沒得討論,要把事情做成,真金白銀是第一位的。李少紅確實不懂《紅樓夢》,但是她懂電視劇,電視劇是電視劇,《紅樓夢》是《紅樓夢》,隔行如隔山,就算曹雪芹複活,他也只是個小說家,導不了劇集。

  李少紅是個個人風格極強的導演,從那部《大明宮詞》就可以看出來,但《大明宮詞》並沒有文化典籍在先,所以無論怎麼拍都行,而且個性越強還越招人待見,但《紅樓夢》現在已成民族文化的瑰寶,豈容爾等肆意“篡改”?特別是在全球化日盛的今天,正在崛起同時也是相對弱勢的中華民族尤其會有守護經典的衝動。以賽亞.伯林有言,一個社會“當它因自己地位相形見絀而心生怨恨的時候,就會轉而求助於它過去曾真正擁有的或者想象中的勝利與榮耀,以及它自己的民族或文化特性中的令人稱羨的品質”。所以,當好萊塢用《變形金剛》、《阿凡達》這樣指向未來時的科幻大片在全世界攻城略地時,華語影視作品不得不重返民族文化的故紙堆中尋求力量,然而影視作品畢竟要在當下流通,傳統VS現代、民族性VS全球化是繞不過的兩道難題,李少紅的《紅樓夢》便和吳宇森的《赤壁》、高希希的新《三國》一樣惹來了雷聲一片的批判熱潮。

  新版《紅樓夢》中的演員表演確實乏善可陳,但也並非一無是處。在這個時代,找尋一群青澀的孩子演出那“懷金悼玉的紅樓夢”,其實是個難題。80、90後們在網絡社會中沁湮成長,哪裡還可能有200年前滿漢貴族的半點餘韵?小說是寫給200年前的古人看的,電視劇是拍給今人看的,今人拿著自以為是的古人審美標準來評判今人,只能更多地折射出對當今的不滿吧。

  《紅樓夢》茲事體大,所以“紅盲”李少紅在拍攝中採取了最“保險”的方法:照念原著台詞,同時不惜以廣播劇的姿態加入海量旁白。一來減輕表演和改編劇情的難度,二來其實也在很大程度上還原了原著的面貌,其實絕大多數觀眾都是不讀原著的,讓他們聽一聽,總有些文化普及之功。

  相較於舊版劇集,李少紅在視覺效果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金陵十二釵的册子跟《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報紙都能有一拼,這也是國產電視劇的長進(想想續拍版《西游記》裡慘不忍睹的特技吧)。而且李少紅強烈的個人風格也為《紅樓夢》的藝術表達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當本雅明在70年前哀嘆機械複制時代的藝術“光暈”不再時,新版《紅樓夢》多少為我們找回了這麼點意思。對於藝術家的探索,國人應當寬容些。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一個注意力為王的眼球經濟時代,鋪天蓋地的批評莫不也是為新版《紅樓夢》的上星播映做了最好的預熱宣傳?

  誰解其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