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一代宗師 與豬為鄰

http://www.CRNTT.com   2010-08-01 10:53:18  


“文革”過後,張季鸞墓原有建築蕩然無存,連遺體所在的“土包”,也只剩下了半個。張季鸞新聞研究會供圖
蔡恒泰早年在竹林村發現,一條水渠上鋪的青色石板,正是大半塊早先矗立在陵園當中的墓碑。如今,這塊石碑已被人們再次砸碎,拿去蓋房子了。張季鸞新聞研究會供圖
 
  “前來看熱鬧的人把周圍幾百畝麥地都踏光了” 

  當前來拜訪的人們穿過半米高的雜草,深一腳淺一腳地來到這裡,站在濃烈的豬糞氣味中時,很少有人能想象,這裡曾經伫立著一座規模宏偉的陵園,並曾經有過一場“極盡哀榮”的公祭典禮。 

  竹林村的村民邢玉明至今都說不清楚張季鸞的具體身份。他絲毫不知道,這位報人曾因披露政府內幕,先後兩次被袁世凱和段祺瑞投入監獄;他也不知道,這位報人在主持《大公報》時曾提出著名的不黨、不賣、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針,一度成為新聞界的標尺;他更不知道,在公祭的前一年,當時任《大公報》主筆的張季鸞在重慶病逝時,國共兩黨最高層都在第一時間發來唁電,蔣介石、周恩來更是親自前往喪禮,吊唁這位報人。 

  但這名76歲的老人清楚知道一件事:59年前那場在竹林村舉行的公祭稱得上一件“方圓幾十裡的大事”。當時,城裡來的戲社搭台唱了好幾天大戲,周圍幾個村的廚子都被請來村裡,以便接待前來吊唁張季鸞的賓客。所做飯菜不計其數,甚至,光是被喝光的酒缸,就擺滿了滿滿一個院子。 

  邢玉明還記得,公祭開始前,五六十個穿著軍裝的人組成的軍樂隊正在演奏,天空忽然飛來了幾架飛機,低低地盤旋在陵園的上空。村民們最初以為是日本人來空襲,都“嚇壞了”,最後才弄明白,那是政府專門派來保護葬禮的。 

  坐在自家門前的板凳上,這個滿臉皺紋的老人現在只能聽清在耳邊大聲喊出的問題。但他依然興致勃勃地談起,自己18歲那年,曾經在張季鸞的墓前看到蔣介石、宋美齡向墓碑鞠躬的場面。當時,蔣介石“穿著白衣服,戴著一頂小草帽”,而宋美齡穿著粉紅色的上衣、白色的裙子,“帽子就像一朵打碗碗花”。 

  曾經跟著張季鸞上過課的村民王俊春,在公葬儀式中負責“唱禮”。這個如今已經102歲的老人用濃厚的陝北口音描述著當時的場景:發來吊唁的書信成堆成堆地摞著,陵墓周邊人山人海,前來看熱鬧的人把周圍幾百畝麥地都踏光了。 

  “人們不感覺悲傷,只感覺愉快,因為我們中國居然出了這麼個偉人。”他急切地向前傾身子,竪起一根大拇指,“張季鸞不是一般人啊!” 

  張季鸞祖籍在陝西榆林,當時之所以選擇將他葬在西安,是因為墓地所在的樊川,是專門為了迎接他所挑選的“風水寶地”。當地人們傳說,這裡背靠高山,兩側兩條水渠流淌,號稱“雙龍戲珠”。而在文獻記載中,這裡被譽為“天留佳壤,以待大賢”。 

  在這場公祭之後,一座“又大又有氣勢”的陵墓,就在村子東頭的原上蓋了起來。年紀大一點的村民都記得,那裡有高高的圍墻,門口的幾個石墩子“兩三個人都抱不住”。走進大門,磚鋪的一條大路,連接著一道長長的台階,“不知道要多少級”,才能走到那塊又高又大又厚的墓碑腳下。 

  公葬舉行的時候,邢炳年只有8歲,還沒有什麼太確切的記憶。他只是在長大後去過那個漂亮的陵園,有時候,他會站在鬱鬱葱葱的樹蔭下,看看石碑上的文字。如今,這個66歲的當地村民回想起這座已被豬場、磚廠擠占了大半面積的陵園,只能連連感慨“現在哪兒的墓也沒它好”。 

  在他的記憶裡,陵園院墻外本來種著一排茂盛的洋槐樹,通往墓碑的那條磚鋪小路,兩側也有兩道繁茂的花墻,裡面種著些自己從沒見過的花。陵園的裡面,有兩片桃園,而在台階的盡頭,墓碑周圍,則是一大片的鬆樹,那是專門從周圍的山裡移來的“秦嶺鬆”。 

  “可惜後來被砍掉了。”看著墓地上密密麻麻的荒草,邢炳年有些遺憾地搖搖頭,“要不,這裡現在已經是一片森林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