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你了解抗戰嗎

http://www.CRNTT.com   2010-08-19 12:33:03  


 
  史料缺乏始終是問題

  《瞭望東方周刊》:能談談台灣對抗戰史的研究情況嗎?

  李蓉:我了解的台灣研究情況很有限,但感覺到台灣對抗戰史的研究基本還是以國民黨為主,反映共產黨抗戰的不多。

  事實上,在抗戰史的書寫問題上,大家越來越心平氣和。2005年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時,胡錦濤主席對抗戰初期以國民黨軍隊為主的正面戰場做出“積極抗戰”的評價,這令台灣的國民黨人士很是感慨,極受感動。胡錦濤在講話中明確提到的8位抗戰英雄裡有一半是國民黨軍官,這說明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意識到:無分黨派,這些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都一樣值得謳歌和緬懷。

  共產黨對於歷史的重視程度也高於國民黨。2005年到台灣訪問時發現,國民黨黨史會的工作人員一共才3個人。當然,國民黨也曾非常重視黨的歷史。但現在有很大變化。

  《瞭望東方周刊》:抗戰史研究中有些怎樣的挑戰和困難?史料缺乏還是修史的大問題嗎?

  李蓉:史料是修史的前提和基礎,修史離不開史料。對抗戰史的研究來說,史料的不充分、不完備始終是一個問題。主要是國民黨政府退出大陸時帶走了很多檔案,導致在改革開放前大陸的抗戰史研究史料缺乏,特別是國民黨方面的史料缺乏。改革開放後,大陸學者輾轉看到一些台灣學者所著的國民黨抗戰的書籍,也有很多學者想辦法到台灣搜集材料,至少作為歷史研究中的相互參照。

  中國抗戰史的資料,因為在戰爭環境裡,進行及時、明確的戰爭傷亡統計或者戰報統計本身就困難,再加上日軍投降時又在日本本土和中國銷毀了大量資料,接著又是全國解放戰爭,這些因素都給抗戰史資料的保存造成困難,也給研究者帶來很大的難度。

  隨著史料的發掘和研究的深入和推進,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成果也會不斷問世,不可能一勞永逸、踏步不前。當然,研究者們也要付出艱苦努力才會有所收獲的。

  “中流砥柱”無須質疑

  《瞭望東方周刊》:近年來有人對中國共產黨在抗日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表示質疑。

  李蓉:這不足為怪。其原因主要是對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歷史了解不夠,對中國抗戰的歷史了解不深。在如今這樣開放的社會氛圍裡,因為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作戰得到比過去多的介紹和肯定,有人就對共產黨的作用表示懷疑,認識模糊,提出: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表現在哪裡?這些問題,要擺事實講道理,是可以讓人信服的。雖然“中流砥柱”只是一個形容性名詞,但確實形象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其實在1941年5月25日,毛澤東就指出:共產黨領導的武力和民眾已成了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毛澤東的這一論述,反映的是客觀歷史事實。從日本侵略中國東北開始,中國共產黨就提出抗戰主張,一直堅持抗戰;同時強調爭取千千萬萬的人民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打一場人民戰爭,團結爭取了一切抗日的力量;共產黨制定了全國抗戰路線,闡明了持久抗戰的戰略方針;還重視抗日根據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和社會改造,為全國樹立了民主的榜樣。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抗戰史的研究同社會現實緊密相連。我們努力去深化研究抗日戰爭史,就是要寫成信史,達到以史為鑒、資政育人的目的。對那些對中共歷史認識不全面、甚至有偏見的觀念,可以通過全面的、科學的、準確的歷史來進行教育和糾正。

  《瞭望東方周刊》:另外一些觀點是,應該打破傳統的研究和書寫模式,按照“歷史事實”來研究和書寫抗戰史?

  李蓉:這個提法有片面性。傳統的研究和書寫模式,需要創新、發展,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取之處,更不能說就沒有按照歷史事實的研究和書寫抗戰史。只是時代在前進,人們的觀念在變化,研究角度和側重點也有所不同。

  我們可以看到,隨著3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人們思想撥亂反正,已經恢復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抗戰史也從共產黨黨史的一部分擴展和深化到全民族的抗戰史研究,這是一個不斷豐富和完善的過程。這不等於說黨史就不再需要,更不能說原來的歷史叙述不真實。對傳統研究和書寫模式要具體分析,不能簡單加以全盤否定,更不能同現在的研究完全對立。要看到,之前的研究奠定了今天的基礎,並提供了橫向比較的可能。

  要允許抗戰史研究有一定的階段性。要克服歷史研究中的虛無主義,把澡盆裡的臟水倒出,並不意味著要把盆裡的孩子也一起潑出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