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團結論或陰謀論 都是政治偏執妄想症

http://www.CRNTT.com   2010-09-07 10:12:22  


 
  中國文化裡,“護短”乃是個重要元素,這是種古老的幫派意識,只要是自己人出了問題,一定二話不說的相挺到底,至於是非對錯誰會去管它的娘。正因有鑑於“護短”的嚴重,《六祖壇經》裡才會有“護短本非賢”這樣的警告。

  不過,儘管《六祖壇經》早已諄諄告誡,這種“護短”元素卻還保留了下來,並以一種更現代化的方式發揚光大。台灣的所謂“團結論”和“陰謀論”這兩種正在上演的說話方式,即堪稱代表。

  在台灣,每當政黨出了問題或內部意見有分歧,該黨很快就會祭出“團結論”這種說法。“團結論”的真正意涵,其實等於是“大家給我閉嘴”“不閉嘴的人就是不團結,不團結就會親痛仇快”。這是用“團結”這個看起來不錯的帽子,扣在那些有意見者的頭上。“團結論”這一招,過去阿扁早已在做,而今國民黨執政,一點也沒有比阿扁遜色。

  “團結論”乃是一種看起來不錯的修辭術,將統治者的利益包裹了進去,而後在語言行為上展開排他的技術運作。這也是每次我一聽到“團結”、“鞏固領導中心”之類的語言時,心裡都一陣雞皮疙瘩的原因。美國前總統布什說:“不挺我們,就是挺我們的敵人!”這句話已被美國人罵翻;台灣的“團結論”可以說就是布什那句話的另一種版本。“團結論”不是不能說,但要看誰向誰團結,如果統治者向人民團結,而不是強勢的要人民向他們團結,那又何妨?

  除了“團結論”可疑之外,“陰謀論”也同樣值得討論。近年來,許多國家或政黨政客,只要出了問題都會很快的就祭出“陰謀論”,這是一種高明的轉移策略,外面有一些或一群邪惡的別人在對我們虎視眈眈的搞著陰謀。當“陰謀論”一出,原來還是我的問題彷彿就消失了,全都被轉移到了別人頭上。

  當代“陰謀論”專家,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奈特(PeterKnight)在所著的《陰謀理論》即指出,“陰謀論”有許多源起,其中之一就是自己這邊出了問題,造成他的“道德驚慌”(MoralPanic),於是在譫狂之餘“陰謀論”即告出現。因而也有學者認為它是一種病態的自我防衛,我的問題被這麼一推,就一乾二淨。

  無論“團結論”或“陰謀論”都是一種政治上的“偏執妄想症”:它是失敗者恐懼失敗而自我扭曲並扭曲別人,這也妨礙了一個社會普遍理性的出現。一個深陷困境的政治人物和政黨,只有就事論事,銳意改革,始有可能克服這種“偏執妄想症”;如果只想扯“團結論”和“陰謀論”,這將無助於它的問題解決,只會讓問題愈搞愈糟。國民黨為了台北花博的問題而焦頭爛額,現在什麼“團結論”和“陰謀論”其實都是沒用的,正視問題,改正問題,才是唯一也是應有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