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倡導包容性增長 改變中國式失衡

http://www.CRNTT.com   2010-10-01 08:36:30  


 
  但與此同時,由於普通勞動者的收入和福利被壓到極低,儘管整體經濟高速增長,但政府、企業和勞動者的收入分配結構嚴重失衡,這也直接導致了內需的不足,內需的不足使得高投資高生產的中國經濟很難持續。

  這樣一種失衡的發展模式也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這些社會問題積累之後,正在使中國經濟為之付出代價。另外,在壓低環境和資源的成本之後,過度透支這些資源也是必然的結局,這些年來,中國式增長在資源和環境方面都開始亮起紅燈。

  在國際方面,中國這種失衡的增長模式也遭遇到了阻力。由於貿易順差長期居高不下,因此而引發的貿易摩擦和爭端也逐漸增多。近年一直屬於對外關係熱點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就說明了一些國家對於貿易失衡的擔憂,因為這種失衡所帶來的增長的不可持續性將加大世界經濟的風險。

  文章指出,在這種背景之下,胡錦濤主席及時地提出“包容性增長”的概念,就是要改變過去我們在國際國內的這些失衡所導致的問題。

  國際方面,要實現國與國之間的協調和可持續的增長實現共贏。必須與世界各國一道,倡導一個公正、文明的世界秩序,共同維護自由、開放的國際商業環境。因為一個公正文明的交往秩序,才是各國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根本,也才真正具有可持續性。

  對於中國國內而言,主要是調整好收入分配關係,讓普通勞動者的福利和收入得以提高,使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進行。這才是發展的目的,這樣的發展才能夠可持續。

  而要實現這種利益方面的平衡,根子上是要實現權利上的平衡。包容性增長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勞動者在權利方面的增長。一個平衡的增長,必須是建立在機會平等基礎上的增長,必須讓社會各個群體能夠公平合理地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當然,這需要打破既得利益者的阻礙,同時構建更加公平的體系,切實提高勞動者的參與權和話語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