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俄羅斯如何解開車臣死結?

http://www.CRNTT.com   2010-10-20 09:34:40  


 
  蘇聯解體後,車臣是俄羅斯復興的墊腳石

  1999年,在普京上台之前,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走馬燈般換了4位總理,當人們普遍認為普京會是“第5只小白鼠”時,俄羅斯發生一系列爆炸案件,293 人被遇難,651人受傷,俄羅斯人彌漫在恐慌之中。

  俄國官方認為,這是車臣分離主義分子的傑作。1999年9月24日,上任剛剛一個月的普京強硬表態:“我們將上天入地追尋(製造爆炸的)恐怖分子,哪怕是在茅房里抓住他們,也要把他們在那里面幹掉。”

  普京的“硬漢”形象由此確立。接下來,俄軍一改5年前的糟糕表現,乾淨利落地占領車臣。憑借出色的表現,普京贏得了廣泛的支持,並於千年之交接替葉利欽。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非常之事竟非常之功,正是車臣成就了後來的“普京大帝”。

車臣問題為何愈演愈烈 

  族群認同的三個方面

  對於車臣局勢,可以換個角度剖析,為什麼那麼多車臣人不認同俄羅斯,非要對抗到底?

  我們把族群認同分為三個方面:民族認同、利益認同、政治認同。民族認同,即同根同種;利益認同,即互存互惠;政治認同,即有共同的價值取向。

  民族認同發生在本民族內部的,利益認同和政治認同是跨民族的,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與人之間。

  民族認同越強烈,則族群之間就越難以融合。要融合不同族群,必須強化跨族群的利益認同和政治認同,從而消解民族認同。

  蘇聯時代不利於族群認同

  在蘇聯時代,民族認同被強化,而政治認同、利益認同被弱化,不利於族群認同。

  蘇聯的民族自治政策強調民族之間的差異,少數民族內部的認同感被強化。與此同時,各族群雖然宣傳著共同的社會信仰,但隨著體制弊端的日益顯著,政治上的認同感逐漸消褪。

  在利益認同方面,要麼拿主體族群的利益取悅少數族群,要麼強硬地剝奪少數族群利益,車臣、卡爾梅克等族群都被要求強制遷移,這只能加深族群之間的隔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