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英國大裁軍:“日不落”帝國的最後葬禮

http://www.CRNTT.com   2010-10-26 10:42:31  


 
  這種戰後新傳統國防戰略和政策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達到頂峰,但7年以來的殘酷戰爭實踐表明,英國已完全不具備與美國並肩戰鬥的國力,同時也不具備為美國而戰的民情支持。英國國內對伊戰決策的布萊爾首相追究呼聲很高,指控他為了將英國拖入戰爭,有意修改伊拉克核武情報,這些汹湧的民情背後實際上是朝野對未來國防需求的重新評估,以及對二戰後習以為常的國防戰略之質疑:首先,若非以“超級大國”的方式行事,英國有必要保持和打造有限的全球軍事干預能力嗎?其次,在面臨諸如國際恐怖主義等新安全威脅的大形勢下,英國的安全政策重心是應該繼續立足於與美國的全球軍事夥伴關係,還是更多傾向與已連成一體的大陸歐洲建立聯盟?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問題是:英國有可靠的綜合國力以支持保持並無明確敵手的准超級大國武備?從現在發布的這份報告看,參與英國戰略決策的知識和政治精英已經對這三個致命的問題有非常明確的答案:NO。

  考慮到上述因素,可以說,此次大裁軍的未來影響之深遠超出目前一般估計。在政治和經濟方面,這意味著英國在徘徊半個世紀之後——實際上是徘徊300年之後——終於決定要做一個普通的、真正的“歐洲國家”。而在軍事方面,這直接意味著,在類似1991年“沙漠風暴”和2003年伊拉克戰爭這樣的國際軍事行動中,英國將再不能承擔過去的角色。這一點勢必對美國的未來全球軍事戰略和決策形成相當可觀的影響。可以設想,如再出現像2003年那樣的法德(甚至加上英國)共同反對的局面,則美國對朝鮮或伊朗的軍事行動計劃將面臨大得多的困難。此外,英國大裁軍的另一重現在尚未發酵的潛在影響是,在英國極大縮減其軍事能力的背景下,歐洲與美國對北約未來轉型的看法勢必會有更微妙複雜的分野,而北約作為美國施行全球軍事戰略的主要工具,如其軍事作戰功能進一步弱化,則美國的未來軍事戰略必將發生重大的修改。隨著本次文件所揭示的英國國防戰略的新定位,此種含混而複雜前景已經第一次呈現在地平線上。

  1876年,有“歐洲老祖母”之稱的維多利亞女王戴上了印度女皇的皇冠,英國正式建成了號稱“日不落”的全球帝國。隨著兩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英國走下了世界霸權的寶座,但帝國的輝煌夢想與回響並未瞬間消失,而是延續了近65年,雖然所獲甚微,但英國卻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從這個大歷史的背景來看,人們也可以說,卡梅倫政府此次的大裁軍和新國防戰略正是那個早已壽終正寢的“日不落”帝國的最後葬禮,只是這一葬禮被推遲得太久了。

評論鏈接:英國裁軍預示北約集體防禦的結構性改變(2010年10月22日 21世紀網 郭凱)

  來自軍方的抱怨以及美國的“警告”,都不能阻止英國國防預算壓縮計劃:在有限的財政能力下,保持英國的安全防禦和軍事行動能力。考慮到其他中央部門將要面對的20%的預算裁減規模,國防部所要執行的7%左右的裁減明顯受到特別關照。同時,新的國防預算計劃並不僅僅是壓縮,其中包含著目標明確的結構調整,比如保留了更有利於英法和英美聯和軍事行動的新航空母艦計劃。這與未來歐洲和北約單一國家保持有限軍力、但是提高聯和防禦和軍事行動能力的理想方向,高度一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