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無孔不入的緬甸軍政府

http://www.CRNTT.com   2010-11-11 11:48:26  


 
  為打擊毒品勢力,從上世紀90年代起,國際社會對緬甸進行了補償,中國方面累計投資5億多元人民幣在金三角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罌粟替代種植,替代種植面積達60多萬畝。國家禁毒委直接投資50萬元在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南部萬宏地區實施了龍眼烘烤加工替代發展,同時,1998年日本再次恢復對緬援助,並先後投資2億美元在緬甸建摩托車廠、微波通訊工程和勘探沿海天然氣田。儘管受到美國的壓力,日本仍免除了緬甸1400萬元的債務,並提供550萬美元的糧食基金和5.7億日元的罌粟替代種植款項。

  ※被控制的東南亞佛國

  ——僧侶曾經積極參與緬甸的民族解放鬥爭,並且一度擔當了這場鬥爭的領導角色。自1962年軍人執政以來,緬甸僧侶甚至參加了歷次反對軍人統治的政治鬥爭。在1988年的民主運動中,部分僧侶甚至直接參與了激進的反政府活動。1988年9月18日以蘇貌為首的軍隊接管政權以後,僧侶們的大規模反政府活動有所減少,但並未放棄鬥爭。

  僧侶拒絕為軍政府做法事,遭軍政府鐵腕打壓

  1990年8月27日,曼德勒8000多名僧侶拒絕為軍人及其家屬舉行任何宗教儀式,並且拒絕接受他們的布施。這種宗教抵制運動隨即波及到仰光、望瀨、實皆和瑞波等大中城市。僧侶們的宗教抵制使軍政府在緬甸這樣篤信佛教的國家裡處於非常尷尬的地位。因為僧侶的上述行動,僧侶與大學生和民盟在被視為反政府的三大力量。

  軍政府認識到了僧侶在緬甸社會的崇高聲望和巨大的政治影響力,從1990年底起大幅度地修改了佛教政策,一方面積極主動地弘揚佛教,充分發揮佛教思想和僧侶在鞏固軍人統治以及維護國家統一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對僧侶的控制。由於糧食價格暴漲、通貨膨脹加劇,2007年緬甸再次爆發大規模僧侶示威活動,軍政府最終不顧國際社會輿論壓力,再次用武力平息抗議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