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世界科學文化中心的洲際轉移

http://www.CRNTT.com   2010-12-07 12:07:46  


 
  土耳其是少有的熱情吸納猶太知識難民的國家之一。190多名流亡科學家和藝術家進入土耳其的高校,大大地提升了土耳其的科學教育水準。可惜由於凱末爾總統1938年去世,中斷了這一進程。

  相比之下,美國對猶太知識難民最具吸引力和包容性,給他們提供了發揮聰明才智的最寬廣的舞台。美國科學界和文化界的一些領袖人物具有非凡的遠見,他們敏銳地看到了接收來自歐洲的知識難民,會對美國的科學和文化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作用。他們不止於對猶太人受迫害表示同情,而是努力化解本國人的對外來科學家的恐懼症和反猶主義情緒。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讓猶太知識難民得以安居,並施展才能的主要力量並非美國政府,而是美國的公民社會。書中說:“真正有功的絕非羅斯福政府,而是那些目光遠大的知識界領袖、私人性質的基金會以及各類民間的援助組織。正是由於他們的努力,才使美國成為接受猶太難民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成為接收猶太知識難民最多的國家。”其中有1090人是科學家,絕大部分是教授;811名法律工作者,2352名醫生,682名記者,645名工程師,465名音樂家,296名造型藝術家,1281名作家以及來自其他文化領域的專業人員。被德奧兩國驅逐的12000名文化精英中,至少有63%被美國接收,其中約1400名科學家中,至少77%為美國接收。

  當時從歐洲流亡到美國的知識精英可謂群星燦爛。他們之中有相對論的創立者愛因斯坦,“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現代宇航之父”馮•卡門,“原子彈之父”西拉德,“氫彈之父”特勒,物理學家玻爾、費米、數學家庫朗,現代建築家米斯•範•德•羅,音樂家勛伯格、斯特拉文斯基,社會學家拉薩斯菲爾德,政治學家漢娜•阿倫特等。

  美國本來就是一個文化包容性較強的自由競爭環境,當時又處於科學、教育和文化的上升期,有了這些世界一流的知識精英的加盟,可謂如虎添翼,迅速地登上了全球科學和文化的制高點。吸納歐洲知識難民的成功經驗讓美國嘗到了甜頭,從此,美國形成更加自覺的科學、教育的開放機制,面向全球的知識精英,敞開交流之門、移民之門,面向全球的青年才俊,敞開留學之門、就業之門,這正是美國在二戰以後一直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的秘訣之一。

  李工真先生青年時代目睹“文革”對中國科學教育的摧殘,如今又親身體驗權力和金錢對中國大學的扭曲和腐蝕,這都是他放眼全球,探討別國興衰成敗的心理動力。中國近幾年經濟發展很快,能否在科學文化領域實現大國崛起,成為朝野各方議論的焦點。《文化的流亡》一書,對於國人思考這一課題,具有多方面的啟示。

  (《文化的流亡》,李工真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8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