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光標撒錢行善之旅為何事與願違?

http://www.CRNTT.com   2011-02-12 09:05:55  


 
撒錢式高調慈善姿勢不雅、效果尷尬

  ◎集中發錢類似“嗟來之食”

  撒錢式的慈善並不始於陳光標,這樣的慈善跟隨便抓一把錢在大街亂撒一樣,除了滿足撒錢者之外,對於窮人沒有多少益處。尤其是非自然災害導致的貧困者,集中的、面對面的發放,可能讓他們感覺不體面。貧困不是件光榮的事情,想想看,把貧困者集中展示在大庭廣眾之下,還有媒體在場報道,排隊一個一個領取捐款,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即使在旁人也會有“嗟來之食”的觀感。

  ◎撒錢行善像在做遊戲求喝彩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行善要考慮社會觀感更要考慮效果與可持續。專業的助貧NGO組織可以很好地從事這樣的工作,陳光標這樣有善心的企業家,只需做到定期出錢就可以了。帶著大把的現金,滿世界撒錢,實際上不是做慈善,倒像是在做遊戲。也許正像陳光標在台灣說的那樣,他這樣做無非是像小時候做好事,就能得到一朵小紅花一樣,求得大家的喝彩。
 
  ◎“給一萬元,不如幫他錢滾錢”

  台灣一位慈善機構從業者在一封給陳光標的公開信中說:如果只是給一萬元,有的街友可能去買醉或買春,有的身障者領到錢卻被騙走,有的貧困家庭享用豐富的年夜飯卻沒辦法擁有不虞匱乏的未來。一萬元不算是大錢,如果用這筆錢能創造出更多錢,豈不是更好?一萬元做小生意,可以賣紅豆餅、可以批發雨衣、可以買清潔用具幫人打掃……如此可能會培養更多的標哥標弟,社會上充滿善行義舉。


文明社會對待慈善的應有態度

  ◎中國社會對慈善本質不夠理解

  中國的民間組織尚在萌芽期,想做善事,把金錢和物質直接交給當事人手上,是最實用穩當的做法。陳光標用這套辦法,很多人不以為意,但在台灣反應強烈,也凸顯精神文明的差距。2008年川震,慈善捐款高達數百億元,其中不乏為善不欲人知的企業,但這些企業卻被依捐款金額高低公開點名,有如金榜題名,不少網友甚至對一些跨國企業進行逼捐。這種事很少會在其他國家出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