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英九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的三個第一

http://www.CRNTT.com   2011-02-19 08:57:07  


馬英九在專訪中也向美國傳遞他非是“麻煩製造者”的信息。這正是他爭取連任的一個法寶。(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訊/馬英九前天接受了《華盛頓郵報》記者的專訪。就此,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富權的評論文章“馬英九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的三個第一”: 

  馬英九前天接受《華盛頓郵報》記者專訪,昨日的《華盛頓郵報》刊出這個專訪的內容。這個專訪可說是享有三個“第一”。其中第一個“第一”是他在二零一一年開始後的首次接受外媒訪問;第二個“第一”是他首次以中文母語應答外媒訪問;而第三個“第一”則更為重要,則是他首次證實自己將會爭取連任。

  馬英九改以中文母語接受外媒訪問,顯然是吸取了以往的教訓,但也折射了他開始調整自己“自我感覺良好”的高度自信心理。實際上,馬英九還在高中時代,英文程度就是台北市立建國中學的學生中最好的。在赴美國深造,修讀的又是必須參閱艱澀的英文原文的國際公法博士學位,在畢業返台後又是擔任蔣經國的英文翻譯,因而一直對自己的英文水準是自信心“爆棚”。當然,他的這種自信心,更是由其“自我感覺良好”的心理習慣所促成。實際上,在二零零八年的“總統”選舉中,他一直認為是全靠自己的一副英俊面孔及廉潔自愛而迸發的個人魅力,及“長住”等個人拼搏表現而獲得七百多萬張選票的,並非是由國民黨全力輔選的結果。因而在勝選後,並不怎麼把國民黨中央放在眼內,從而引發一系列矛盾並因此而帶來了嚴重的後果,包括大量深藍選票流失,國民黨黨工普遍失望等。幾次地方型選舉,“馬英九光環”均告失靈,他才驚覺到自己的“光輝形象”已經嚴重褪色,從而有所醒悟。透過改組國民黨中央,任命傳統“黨僚”出任秘書長等重要職位,應是折射出他已感覺到自己的自信是脫離不了群眾的。

  同樣,馬英九過去由於對自己的英文程度信心滿滿,因而在接見外賓及接受外媒訪問時,都是直接使用英語與訪賓對談。但由於東西方人的認知存在差異,再加上他對某些詞語的“中譯英”並不準確,故而過去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美聯社等英文媒體專訪時,曾發生語意落差的爭議,“總統府”和“新聞局”事後再對外澄清。尤其是去年底美聯社專訪刊出“第二任期是啟動兩岸政治對話的時機”,由於牽動兩岸談判進程,迫使“總統府”與“新聞局”大動作澄清,引來媒體質疑馬英九為何非用英文受訪不可。此時,馬英九才幡然醒悟,終於不再自持英文水平了,而是改以母語中文接受外媒專訪,而且還是全程看稿回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