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王曉夏:溫總理出訪背後的南海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1-04-30 08:33:03  


4月28日,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在吉隆坡舉行隆重儀式,歡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馬來西亞。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中評社北京4月30日訊/“在全球化時代,中國對南海的戰略抉擇不能被束縛在19世紀馬漢的陳舊的‘海權論’上,那個時代全球市場還處於萌芽期。中國需要開拓視野,與時俱進地認真思考自己的‘南海大戰略’。”此間《經濟觀察報》昨天登載的學者王曉夏文章“溫總理出訪背後的南海思考”如是說。詳論如下:

  “(南沙問題)對我們來說是一塊試金石,它將檢驗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是準備遵循國際規則,還是要自行其是。”1995年,菲律賓總統菲德爾.拉莫斯訪問美國時,曾這樣評價中國對南海爭端問題態度中的政治意義。

  在4月中旬,因菲律賓就南沙爭端的過激言行,中國在發往聯合國的一份外交照會中,首次使用“入侵”一詞指責菲律賓。這一詞匯暗含著“反制”、“反擊”的味道,又加之南海周邊國家媒體的“著力渲染”,一時間讓南海局勢驟然緊張起來。

  東盟越來越趨於“一體化”,在對外政策上也越來越趨於“共同進退”。在這一態勢下,中國單方面對菲律賓的外交反擊,似乎對周邊其他東盟國家產生了某種“連帶殺傷力”。

  在中菲爭執剛起的時候,4月27日,溫家寶總理便起程前往馬來西亞和印尼,對兩國進行“突擊訪問”。訪問消息是行前一星期才向外界透露的,在出訪前夕,溫總理在北京接受了訪問國媒體記者的專訪,大篇幅重述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一貫主張。

  一些海外觀察家在評論南海局勢時指出:中國多年來維持“爭而不破、多頭牽制”,這個局面現在正在被一點點打破。他們認為,中國總理對馬來西亞和印尼兩國的訪問,無非是通過經濟合作來拉攏兩國,使兩國在中菲的外交衝突中趨向支持中國,進而從內部瓦解所謂的“南海利益集團”。

  暫且不論觀察家對中國意圖的判斷是否準確,即便中國“真金實銀”地投入大量資源來拉攏兩國,產生的效果也會非常有限。因為在南海問題上,這兩個國家和菲律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它們也均和中國存在領海糾紛,“唇亡齒寒”的道理將把中國的“可能的努力”化於無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