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秋風:若清華不強國家如何強?

http://www.CRNTT.com   2011-05-06 10:35:59  


 
  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又是這群人中的精英。一個國家如果要成為強國,前提是這個國家的精英比較“強”,積極向上,致力於追求美好的事物,那麼,在精英的領導下,國民也就會普遍地追求美好的事物。反之,如果精英的精神向著物質主義方向墮落,盲目地追求肉體欲望的滿足,不管是財富還是權力,而不顧其他價值,普遍國民當然也會隨之墮落。由這樣的人組成的國家,也許會有錢,但這個國家的財富分配肯定失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肯定高度緊張,就難說成為一個強國。 

  回頭來說清華與強國的關係。不管人們怎樣評價現在的清華,它也是大學中的精英;清華培養出來的人,從任何角度看,也算人群中的精英。那麼,如果還講究邏輯,清華與強國的關係一定是:清華好或者說健全,以及北大、人大、浙大等等一定數量的大學好或者健全,則中國就會強,就會健全。因為,健全的大學可以培養出積極向上而心智健全的精英,他們可以領導國民向上追求美好的事物。相反,面對那家報紙的奇怪命題,人們會問:沒有好大學,沒有健全的精英,強國從何而來?

  儘管不合邏輯,但在不同領域,始終有人在重複這樣的命題。比如,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先生曾經倡導“中國經濟學”,並預測21世紀可能會是中國經濟學家的世紀,全球很可能迎來國際上經濟學大師在中國輩出的時代。依據就是:經濟強、國家強,則這個國家的經濟學強。林毅夫先生所舉的例子,同樣是這篇文章所舉的英國、美國:英國經濟強,所以英國出了世界一流的經濟學家。美國經濟強,世界的經濟學研究中心就轉到美國了。

  這同樣是一種奇怪的邏輯。假定經濟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確實具有現實的功用,那合乎邏輯的命題應當是: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學比較健全,或者若干經濟學家、經濟學流派對本國的經濟現實有比較深入的剖析,對經濟秩序之形成能進行深刻的理論思考,或者哪怕能對錯誤的經濟政策給出令人信服的批評,就像斯密對重商主義提出的批評,那麼,該國的經濟秩序就可能趨向健全,其經濟有可能走向強大。否則,沒有健全的理論和觀念,這個國家的經濟何以強大?即便短期內在總量上繁榮,其結構上的問題也遲早會結束繁榮。 

  當然,伴隨著中國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的變化,基於西方經驗的經濟學體系可能碰到解釋上的困難。因而,中國的經濟學家確實是幸運的,他們有機會思考經濟學的基礎性問題,基於中國經驗予以豐富、擴展。同樣,伴隨著中國的成長,清華大學及中國其他大學的師生們也可享有很多機會,因而完全有可能成長為好大學。

  但這樣一來,中國的經濟學,以及大學所應關注的問題,就不能掐指計算什麼時間達到世界一流。那只是未來的一種可能結果,它能否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濟學家、大學們如何做,是否做正確的事情。這也就是本文一再強調的“健全”。至於健全的大學是什麼,人們已經討論了許多,無須贅述。如果做不到健全,中國的大學就難以成為世界一流,而沒有這樣的大學,因而沒有健全的精英,中國富強之路也會面臨諸多坎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