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歐關係為何戰略性不足?

http://www.CRNTT.com   2011-05-19 11:39:34  


5月12日,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附近的格德勒,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前左二)出席第二輪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新華社發(弗爾季·奧蒂洛攝)
  中評社北京5月19日訊/上海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國際與公共事務研究院執行院長王義桅撰文“中歐關係為何戰略性不足?”指出,當前對中歐戰略夥伴關係,存在三大錯誤傾向,而中歐關係所以戰略性不足有十大原因。作者并提出提升中歐戰略關係的四大舉措。

  剛剛落幕的第二輪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阿什頓提出中歐關係應成為21世紀國際合作的典範,得到中方的積極響應。不少人持有疑議,理由是,中歐常常受制於技術層面和認識層面的分歧而缺乏戰略性。甚至有人斷言,中歐戰略夥伴關係并非真正的戰略關係。

對中歐戰略夥伴關係的誤解

  什麼是戰略關係?把不必然的關係變成現實,就是戰略關係。因此,關係并非越戰略越好。戰略關係具有時空內涵,經得起時間和空間的考驗;而戰略夥伴關係是介於天然夥伴關係(基於共同價值)與交易夥伴關係(基於共同利益)之間的關係,基於共同挑戰的邏輯。與天然夥伴關係的基礎是社會認同、交易關係的基礎是利益集團不同,戰略夥伴關係的基礎是領導人形成的共識。

  以此理解,對中歐戰略夥伴關係,存在三大錯誤傾向:

  一、從期待出發,把什麼要求都置於戰略夥伴——戰略夥伴關係的異化。

  二、從實用主義出發,好用就用,不好用晾一邊——戰略夥伴關係的庸俗化。

  三、從他者出發,如平衡美國的需要——戰略夥伴關係的功利化。

  世界上存在不同檔次的戰略夥伴關係。在沒有直接地緣衝突的情形下,中歐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與最大的發達國家聯合體,戰略夥伴關係不是取決於各自期待,而是取決於自身定位及對世界的規劃。從性質上而言,中歐戰略夥伴關係是非傳統戰略夥伴關係。不能因為武器禁運問題、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懸而不決,或因不時出現的經貿糾紛、人權爭執而質疑中歐戰略夥伴關係的存在或其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