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手機致癌?

http://www.CRNTT.com   2011-06-07 09:37:26  


 
結論是否可信?

可能致癌但證據有限

  IARC是權威的癌症研究機構,但這份評估報告的推出卻遭到了一些組織的反對。國際無線聯合會在一份聲明中諷刺說,這家世衛組織機構“做了無數的評估,在過去還給腌菜和咖啡做出過類似的結論呢。”

  在IARC的分類中,腌菜和咖啡屬於“可能致癌”,這的確引起爭議。有證據顯示,咖啡可能與大腸癌有關,但另一方面,也有研究顯示咖啡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可能。而對腌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韓國和日本,反對者認為,這一研究只基於觀察數據,沒有採用科學的控制組對比。

  國際無線聯合會還表示,目前的分類“並不意味著手機致癌”,“即使存在偏差和其他數據誤差,目前其數據研究的證據依然是有限的。”

  這家工業機構還稱,IARC並未做出任何新的研究,完全只是對過去已發表研究的評估。該機構還提出,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和美國食品藥物監督局都曾作出表態,稱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表明使用手機與癌症和其他健康問題有關聯。

  針對這些反對聲音,也有人在為IARC辯護,“爭論還會繼續下去,”華盛頓大學的生物工程專家亨利.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不過,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第一份相關聲明,告訴人們應該小心此類輻射。這群專家來自世界各地,其中一些是很令人尊重的研究者。如果有人說,這組專家組不夠好,那我不知道還應該聽誰的。”

爭論因何而起?

手機輻射損傷兔子DNA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全球手機用戶已經飆升到50億,而手機使用與致癌關係的研究也在近些年成為醫學領域爭議的焦點。

  電磁輻射可分為電離輻射(高射頻)和非電離輻射(低射頻)兩種,前者帶有致癌風險,如X射線等,但目前尚無確切證據顯示後者會引發癌症,手機發射的就屬於這種低頻率的非電離輻射。

  很多科學家認為,手機輻射其能量波過弱,不會破壞化學鍵或令DNA受損,引發癌症,並且反覆強調,有關非電離輻射會導致癌症的化學機制至今仍是謎。

  動物實驗曾經顯示,手機輻射會導致兔子及其後代的DNA損傷,但如同去年IRAC的報告一樣,還沒有任何一份流行病研究報告能夠將手機輻射和癌症風險直接掛鈎。

  然而,美國衛生部門今年的一份研究顯示,每天少於1個小時的手機使用,會使大腦活動量增加,但是,科學家也說不清楚這意味著什麼。報告還指出,即使是微量的手機輻射頻率信號也會引發大腦明顯的變化,參與研究的科學家認為,即使是低量的非電離輻射,不會破壞化學鍵,但也可能引發傷害。

  科學界的爭論,讓手機用戶很迷惑。面對潛在的健康威脅,此次IARC的評估報告雖然沒有給出手機使用的建議,但參與者在會議中表示,使用耳塞等免提裝置,或者改發短信,可以減少手機輻射。記者 金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