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稻葵:人民幣國際化要有明確的路線圖

http://www.CRNTT.com   2011-06-16 08:05:33  


 
  一是貨幣發行國自身巨大的經濟規模。很顯然,巨大的經濟規模會使得這一經濟體所使用的貨幣具有非常巨大的市場交易量,這就使得該國發行的貨幣能夠比較容易地轉變為貨幣持有者(家庭、企業、政府)所需要的產品。比如說當今的美國,儘管整體的財政情況不佳,儘管金融形勢並不穩定,但是,中國政府所持有的大量外匯儲備仍然可以轉變為對波音飛機、美國生產的化工產品以及其他產品的購買力。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美元的公信力。

  二是貨幣發行國巨大的國際貿易量。當一個國家具有巨大的貿易量時,它的廠商會自然而然地要求在進出口活動中以本國貨幣計價。這對其貿易對手而言也更便捷,因為貿易對手很容易找到其他的需要該國貨幣的進口商。因此,巨大的貿易量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第三,也最為重要的,就是巨大同時穩健的金融體系。在當今世界經濟體中,貨幣最大的使用者是金融投資者,金融產品交易量往往是國際產品與服務貿易量的上百倍。比如,全球外匯交易10天的交易量相當於全球1年的國際貿易量。所以,一種貨幣能夠成為國際貨幣,需要該貨幣的發行國具有一個巨大的金融交易市場,能夠使這種貨幣的持有者在這個金融市場中非常容易地從金融產品轉換為現金,進而轉為對產品的購買力。這不僅需要巨大的金融體,還需要監管有力的、穩健的金融體制,這樣,這些國家所持有的投資才能夠獲得比較穩健的回報。這一點在歐洲和美國是比較明顯的,歐洲固定收益產品的市值在2004年已經超過美國,而美國國債市場的巨大交易量事實上也支撐著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

  當前人民幣國際化的核心困境

  文章指出,當前人民幣國際化的核心困境,並不是人民幣計價的貿易量在國際貿易交換中相對比較少,這只是一個表面現象。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主要原因是中國境外的交易夥伴很難用所持有的人民幣進行資產投資。所以,人民幣國際化當前的最大瓶頸,就是境外投資者具有巨大的持有人民幣的呼聲和意願,但苦於投資無門,苦於無法把他們手中的外幣(包括美元、歐元等)轉換成人民幣進行投資。再深究這一原因,無非是我們當前給境外投資者所能提供的金融資產的數量是遠遠不夠的,渠道也是不暢通的。比如說,中國股市市值相當於GDP的2/3,可交易市場規模僅在GDP的一半左右(約2萬億美元)。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資本市場對境外投資者開放的部分微乎其微(僅僅為200億美元),而且,境外投資者一旦入市,很難迅速撤出。這是最主要的一個約束。

  此外,另一個約束也不可忽視,那就是中國經濟、金融的穩定性還需要加強,在國際範圍內,我們還需要大力地提升中國金融穩定性的信譽。比如說,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給中國國債的信用評級僅僅達到與日本國債相同的水平,即AA-。這在表面上看是很難理解的,因為日本中央政府的財政情況遠遠不如中國政府,但是,日本是一個財政透明、金融穩定的經濟體,而我們缺乏的恰恰是這個。由於沒有大量的、被外界認為具有高信用評級的投資產品,使得全球的投資者找不到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也就無法將自己的貨幣轉換成人民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