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能否為世界提供另一個文化範式?

http://www.CRNTT.com   2011-12-13 10:29:16  


 
日本並非真正西方國家

  通過接受西方文化來改造中國,這種思維在改革開放之後也沒有消失。上世紀80年代的電視劇集《河殤》就是典型的代表。80年代之後,儘管人們不直接談論用西方文化來改造中國文化,但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存在的。最近幾年,人們討論得最多的就是普世價值觀。一些人把西方的看成是普世的,相信中國只有接受了普世價值(或者西方價值),中國才會強大起來。很顯然,對這些人來說,提“中國是否需要創造一個不同於西方的文化?”這樣的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

  把文化再造或者崛起等同於文化的西方化,或者說把西方的看成是普世的,都過於簡單。西方近代文化的崛起本身就吸收了很多非西方的文化。所有文化或者文明,因為都是人類社會創造和積累起來的,都存在有普世性的東西。的確,自近代以來,西方的文化話語一直占據強勢,但這既不是說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沒有相關性,更不是西方文明是普世的論據。中國文化和文明中的很多因素也可以是普世的。

  日本一般被視為是屬於西方國家。但日本並非真正是西方國家。日本接受了西方的工業化和民主化的制度形式,但無論是經濟制度還是政治制度,其運作規則還是保留著濃厚的日本傳統。可以說,日本是一個把西方形式和日本傳統內容結合得很好的國家。同樣,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成功也並非直接照抄照搬了蘇俄模式,而是對蘇俄模式進行了中國式的改造,也就是當時所說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日本政治制度是西歐自由主義日本化的結果,而中國共產黨政權是較為落後國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結果。也就是說,不管是哪一種外來文化,如果要成功,都必須和本土文化結合起來。任何一種文化都是長期歷史演進的產物,其可以變化,但不可以被取代。

  回到本文開頭提出的問題,人們可以說,中國需要一個不同於西方文化的文化。如果中國單純接受西方文化,那麼中國就不能算是崛起。當今在中國盛行的各種“主義”都是西方的舶來品,儘管在中國因為加入了中國要素而變形,但很難對西方發生任何影響力。西方可能因為中國接受了他們的文化而高興,但這並不是說中國人的文化具有了吸引力。很多年前,有一位美國記者詹姆斯.法羅斯(James Fallows)寫了一本討論亞洲的書,書名叫“More Like Us”(中文可以譯成《非常像我們》,就是說亞洲國家隨著發展越來越像西方國家了。這當然是西方的勝利,西方的崛起,而不是亞洲的崛起。亞洲通過學習西方而崛起,這是大多數西方學者的解釋,也為亞洲大多數人所認同。在這個背景下,亞洲當然不是除西方之外的另外一個選擇,亞洲只是西方的延伸。

  顯然,第三個問題更難回答,那就是,我們基於中國文化之上,有能力創造一個和西方不同的文化但又可以成為除西方之外的另一個選擇?產生一種不同的文化比較容易。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不同的文化,一些文化比較強勢,而另一些文化比較弱勢。強勢文化具有話語權,為比較多的人所接受,而弱勢文化少有話語權,甚至沒有話語權,不為人所接受。也就是說,要創造一種不同於其它文化圈但同時又可以被其它文化圈的人所接受的文化,這是一件艱巨的任務。歷史上,宗教文化,包括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文化是這樣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也是這樣一種文化,至少在東亞文化圈裡是這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