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奢侈浪費的不僅僅是動車

http://www.CRNTT.com   2012-02-21 11:52:17  


 
  走關係也不是僅僅中國才有,羅斯福之前的胡佛總統設立了復興銀行公司,該公司把15億美元借給(或者送給)倒閉的銀行和企業。可是,面臨數量如此之多的困難的銀行和企業,政府應該幫助哪一家呢?不可避免的是,所有有關的決定都是政治性的,跟胡佛政府走得近的,常常能優先獲得納稅人的錢。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的財務主管為他自己的銀行獲得了1400萬美元的貸款,復興銀行公司的總裁(也是前副總統)查爾斯.達維斯為得到貸款,及時的從復興銀行公司退休,為他在芝加哥的銀行贏得了9000萬美元的貸款,成為當時的一大醜聞。

  ■ “經濟刺激政策”為什麼必然導致浪費

  因為公共服務無法考核,只有花錢可以考核

  如果一家運輸公司一直虧欠,那麼它早就因為低下的效率被其他高效的公司淘汰了,但如果這是一家政府興辦的運輸公司,虧損就會被當成對顧客的“讓利”,甚至成為這家公司存在的理由。

  企業管理是一種利潤管理,它的目標是創造利潤,這一目標很容易用會計手段加以核實,而公共行政的目標則無法衡量,在對政府的評價中,財政赤字和債務也並非失敗的證明。工商企業的老板無需監督分公司經理厲行節約,因為假如他浪費錢,盲目擴大開支,那麼他就損害了本部門的利潤,也間接損害了他本人的利益;但政府部門卻無法使用利潤考核——稅務所收到更多的稅與他們工作人員的努力關係不大,而一家警察局花了更多的錢,也許反而說明它給公眾提供了更好的服務。

  也因此,每一個政府部門都天然存在擴大規模,增加人手的衝動——因為它有完善和改進自己服務的動機,卻沒有類似利潤管理的約束。節約和減少開支是企業的美德,而對政府而言卻意味著減少服務和不稱職。更何況,今年花得越多,明年才能申請更多。正因為對政府部門難以考核,所以只能通過財務和審計手段進行監督,而當花錢本身作為政府的一項任務,對其的審計約束就失去了意義:2011年的審計報告指出稅務總局的問題是花錢不夠快,審計報告認為,“由於預算編制不夠科學、前期準備不充分、執行進度緩慢等”,稅務總局本級及所屬單位有368183.95萬元沒有花出去——顯而易見,在這種反向的預算壓力下,重複投資、突擊花錢和腐敗是多麼不足為奇的事情。

  因為他們花的不是自己的錢

  當人們為形形色色的經濟刺激計劃叫好的時候,似乎忘記了一件事:政府基本上並沒有創造財富(除了國企上交的少量利潤),它只是分配財富,它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從公民的腰包裡掏出來的。當政府通過發行國債、借款或者自己印錢等方式獲取鈔票,並投入到經濟刺激政策中去的時候,這一情況仍然沒有變化。

  貨幣,無論採用紙幣還是金銀,其本身並不是財富,如果新增貨幣等於增加財富,政府就應該鼓勵假幣製造者。政府印刷貨幣的唯一結果是,通過改變貨幣持有的比例,使自己對財富擁有更大的支配比例。如果民間有20萬億財產,政府收了10萬億的稅,那麼政府就可以支配全社會33%的財富,但是假如政府不收稅,而是加印20萬億鈔票(或者向中央銀行發行20萬億國債),那麼它可以支配的就是5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