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穩增長要擺脫對舊模式路徑依賴

http://www.CRNTT.com   2012-05-24 08:20:07  


要想實現更長遠的“穩增長”治本之道是進一步深化改革。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訊/在經濟走弱和對硬著陸擔憂上升的情況下,決策層日前做出了“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的回應,“穩增長”迅速成為經濟工作的主題詞。可以預見,下一步經濟政策將會更有作為。

  證券時報發表評論員文章分析,“穩增長”與過去的“保增長”有一字之差,含義也有所不同。前者著眼於增長的健康與可持續性,注重的是增長的內在質量,而後者更是一種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方針,它注重的是增長的外在結果,以及不惜動用一切手段的含義。從“保增長”到“穩增長”,顯示決策層認識的微妙轉變。

  目前,雖然“穩增長”理念已為人所接受,但是“穩增長”作為經濟指導方針的地位目前看來並不穩固。一方面,從政府到實業與學界層面,一些人對“穩增長”下速度和質量之間有舍有取心里沒底,擔心“穩增長”使政策出牌過於保守,隱隱可見“政策力度應更大一些”的催促之聲。另一方面,過去“保增長”下形成的路徑依賴,誘惑著一些人重新回到那種運作嫻熟且能夠快速做大經濟總量的舊模式上去。尤其是在外需下降內需乏力的當下,很多人還是對“保增長”有一種老情人般的迷戀。

  通過及時預調微調化解經濟下行帶來的一些現實矛盾,緩解市場心理恐慌值得肯定,但預調微調的政策終究是治標的措施,其“穩增長”的效果難以長久。要想實現更長遠的“穩增長”,治本之道是進一步深化改革。

  文章認為,就目前來看,各界對經濟政策的預期集中在四個方面:其一,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其二,出台刺激消費的政策;其三,加快上馬大型基建項目;其四,加大結構性減稅以及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擴圍力度。除了第四點外,其它幾點都是人們所熟悉的老套路。這些政策一旦實施,對提高經濟增長率自然是有用的,但類似於2008年經濟刺激計劃所帶來的諸多“後遺症”也有再度發作的可能。高喊數年的經濟轉型戰略之所以成效甚微,恰恰與這種“後遺症”的消極影響有很大關係。

  所以,目前環境下政府必須克制信貸大開閘與基建項目大幹快上的衝動,確保穩健的貨幣政策不變形走樣、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至於加大結構性減稅以及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擴圍力度,則應做到總體趨勢是減稅,讓利於民,切莫通過加加減減所叠加的“障眼法”,反過來加重民眾負擔,從而將理論上的好事變成實踐中的壞事。

  政策預調微調本質上是救急之舉,不是“穩增長”的長效機制。而且,預調微調在不同時期的反覆運用,會形成行政力量幹預市場的自我強化效應,使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變成“閑不住的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