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中評論壇:從台灣教科書看認同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2-07-24 00:12:36  


 
  其中有一種論述是,現代化之後的台灣是多元文化的台灣,我們有西方資本主義文明、歐美民主自由人權政治理念,同時也有日本的現代化建設帶來清潔、效率等,也有原住民的文化。有沒有漢人文化?有,但是從清朝以降,漢人文化代表一種封建、腐敗、落後、顢頇色彩。對台獨來講,我們要與全世界先進國家接軌,要學習日本、歐洲、美國,而不是向中國學習。所以文化教育與歷史教育結合在一起,李登輝到陳水扁執政過程中,這樣的教育模式相當成功,一方面是全球化,一方面是多元文化,雙管齊下來進行對於台灣的認識。

  若仍以台獨史觀編寫教科書  馬英九將會成為歷史罪人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傳統修史中,國史是由朝廷層級來修,地方歷史是由地方官府修,因此地方誌本身有很濃厚的采風成分,對於地方人事物做詳細記載,提供給國家層級參考,推展政策,施行教化建設。

  現在碰到的問題是,1949年之後,兩岸的中國史要如何修?剛才提到,1949年之後“中華民國”就不見了;1949年之後的中國史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那台灣四百年歷史究竟是地方史還是國家史?這邊就出現弔詭之處,1949年之後的台灣與台灣化的“中華民國”是等同的。從台獨觀點上來說,1949年後“中華民國”史當然是國史,因而出現“一邊一史”架構。

  在此教育體系中,我們的學生在學習現代史時,很自然的吸收一個觀點“‘中華民國’是台灣”,也就是台澎金馬這一區塊,本來是地方史轉變為國史,完成了台灣國的歷史建構。所謂“亡人之國必先亡其史”,把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道統以下中國史裡的“中華民國”亡掉,變成“台灣國”的“中華民國”史。如果今年九月之後按照課綱編寫出來的教科書,還是以這樣的史觀書寫的話,馬英九的歷史定位,將會是歷史罪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