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要健康的城市化

http://www.CRNTT.com   2012-09-29 08:03:19  


中國急需步入健康的城市化軌道,擺脫賣地、保障不均、資源過度集聚在大城市的惡性循環。
  中評社北京9月29日訊/城鎮化可以拉動消費,但前提是進入城市的人有消費能力。城鎮化的範例有歐美較為完備的城鎮化,也有印度式無法拉動內需的城鎮化。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評論員葉檀文章表示,城鎮化是否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抓手,取決於城市化的質量。9月19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表示,城鎮化是中國最大的內需潛力所在。未來二三十年,如果城鎮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每年將有1000多萬人口轉移到城市,這必然會帶來勞動生產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城鎮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投資的擴大,以及居民收入和消費的增加,為農業現代化創造條件,從而持續釋放出巨大的內需潛能,“這正是中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動力源泉所在”。

  健康的城市化將是中國經濟增長、內需增長的下一輪動力,畸形的城市化則相反,不僅不會拉動消費,反而會帶來“中等收入陷阱”。李克強指出,當前,中國發展不平衡的最大表現在城鄉差距上,同時,城市內部也存在二元結構問題,甚至表現為城市中最突出的差距。比如,農民工融入城市面臨就業、社會保障、住房等較多困難,城市和工礦還存在不少棚戶區和困難戶。

  文章分析,中國的城市化已有畸形趨勢,主要表現在人口進入城市而未融入城市,城市提前享受到了人口紅利與投資拉動的經濟發展紅利,城市化的成本支付相對滯後,這很有可能中斷城市化進程,而倒退回農村經濟。另一個表現則是部分城市資源過度集聚,市場化不夠,未能利用城市群,形成高效的城市化。最後,在城市化過程中,多數進入城市的人缺乏原始積累,無法提振內需。

  中國社科院9月發布的首部國際城市藍皮書《國際城市發展報告2012》指出,2011年中國的城鎮人口比例達到51.27%,城鎮化率超過50%,從統計學意義上,中國已成為“城市化”國家。預計到2020年,中國城市化率將達55%,其間1.5億中國人將完成從農民到市民的空間、身份轉換。

  不可忽視的是,按戶籍人口計算的城市化率僅為35%左右,在許多沿海城市每天總人口遠遠大於常住人口,而常住人口遠遠大於戶籍人口。如以廣東某中型城市為例,中移動等部門按照通信等數據統計,每天人口達到300萬人左右,常住人口卻只在150萬人左右,而戶籍人口僅有幾十萬人。溫州、無錫等依靠製造業出口紅利振興的城市莫不如此。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