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中評論壇:未來的東方與今天的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2-12-02 00:13:00  


林精華
 
  黃枝連:以大歷史觀看待亞洲發展問題

  最近一段時間由日本“購島”鬧劇引發的中日關係緊張,使中日關係進入了危機狀態,引起中國國內研究者的極大關注。亞洲各國合作本來就很緩慢,遠遠落後於歐洲。當然這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同日本有一定的聯繫。我在《尋找日本:21世紀日本內政外交與中日關係探索》中,提出走向21世紀日本與周邊國家關係新形態問題,現在看來有必要再強調這一點。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日本與亞洲諸國建立一個新形態的、平等互惠的與共同發展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從近代日本歷史來看,由明治維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可視為日本第一次現代化運動(1868—1945);接著是美國的佔領,以美式文明進行其第二次現代化運動(1950—1990年代);進入21世紀以後日本進入了第三次現代化運動。現在亞洲所有國家都被帶入經濟全球化的急劇擴張當中,幾乎不留任何死角。日本同亞洲、尤其與中國、韓國的關係應該在新形勢下加以開發、發展;對於歷史問題、參拜靖國神社問題,應該以非政治化、非意識形態化的方式解決,兩國的外交關係與經濟交往不應受此干擾。但是必須指出,日本在認識戰爭責任與反省方面遠不如德國,它始終沒有得到亞洲各國、特別是鄰國的信任。
 
  我主張以大歷史觀看待亞洲發展問題,提出第一個500年、第二個500年與第三個500年之說。過去的三幾百年是西方人掌控的,改變了東西方傳統的政治經濟格局。今天印度在走自己的路,不可能用美國、中國、俄國的模式,今後幾十年即可見分曉;中國也一直在尋找發展的模式,但中國為尋找自己的模式所走過的路子異常的曲折與坎坷,因此付出過巨大代價,我們不指責誰,也不譴責誰。中印兩國不必相互指責,攜手共進是其正路,都負有對亞洲的責任。除了中國、印度,印尼也將發展成為一個大國。中國從沒有提出要排斥美國人,也不可能排斥美國人。石原慎太郎發難,把日本搞得國將不國了,日本統治精英不成熟,缺乏大眼光與大魅力;地震問題沒有解決好,又搞“購島”鬧劇,反映出當今日本政壇的衰敗與破落。發展的要義和國際關係的意義,在於使個人亦可進入發展的過程並分享其應得的權益。中美、中日關係的關鍵是美國;它不再企圖對“中國發展-中華範式”發生“取代”作用,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發開展-成形成事”,可以有“示範性-促進性”的作用。中美兩大國、兩大文明今後的“典範轉移-體制創新”可以有互相借鑒、互相促進的作用;但對美國人而言,這種“借鑒取經-互不取代”的行為,是不容易發生的。“兩大文明”亦對其他國家、其他群體的發展模式的探索,各有其獨特的“示範性-促進性”而不是競相取代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