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下一步改革兩條主線

http://www.CRNTT.com   2012-12-04 11:06:33  


李劍閣 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訊/“未來的改革內容十分豐富,任務十分艱巨。但不管怎麼改革,只要緊緊抓住市場化方向和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這兩條主線,今後十年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是大有希望的。”最新一期《新世紀》周刊(2012年12月3日出版)刊發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理事長李劍閣的評論文章“下一步改革兩條主線”,全文內容如下:

  剛剛閉幕的十八大,重新點燃了改革熱情。人們對下一步改革有著很高期待。

  回顧中國30多年改革歷程,差不多每十年會有一次重要的會議,對改革進行高層推動和高層設計。2003年中央作出的改革《決定》,是部署十年改革的綱領性文件。2013年是又一個十年的開始,我們期待著明年也能出台一個部署未來十年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可以確定,今後的改革有兩條主線是不能也不會偏離的。一條是市場化取向,一條是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

  ■ 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

  今年是市場化取向的改革目標提出20周年。20年前明確提出這個目標具有劃時代意義。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有些觀點將市場經濟和發生危機必然地聯繫在一起,認為中國受危機影響比較小,是因為政府作用比較強大。因此,市場化改革的動力在衰竭,政府干預越來越多。這種認識應當澄清。

  堅持市場化改革的方向,當前迫切要做好兩件事情。

  首先是要打破壟斷,放開市場准入。前不久在一個座談會上,一些來自各地的知名民營企業家普遍反映,2005年以來,國務院制定了非公經濟“36條”和民間投資“36條”,允許民營企業進入過去傳統意義上講的壟斷行業,文件非常好。但他們不感興趣。多年沉痛的教訓告訴他們,只要國有企業處於壟斷地位、占據優勢地位的行業,民營經濟不能去、也不願或不敢去,因為有可能碰得頭破血流,甚至可能有去無回。這應引起高度重視。怎麼真正做到放開市場准入,讓民營企業願意進去、敢於進去,而且進去以後與國有企業一起,共同為中國經濟下一階段的發展和結構調整起作用,是下一步改革應該做的事情。

  其次,要放開管制,減少干預,強化競爭。價格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要素。只有價格放開後,才能有真正的公平競爭,同時減少市場波動。最近兩年,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較高時,政府主管部門的習慣思維是進行行政干預或者是壓制。商業流通部門和工業製造部門都反映,一旦價格上漲,就會接到電話,要求不漲價。結果就是超市要麼幹脆不賣了,要麼降低產品等級,缺斤短兩。整個市場都是扭曲的,作為引導供求信號的市場價格無法發揮作用,而政府主管部門樂此不疲。

  這幾年政府過度監管,有些已經到了不能理解、不能容忍的程度。有些監管部門十年前就作出派出官員參加監管對象的董事會的決定,並且形成了制度。殊不知這種做法,已經越過了市場監管和公司治理的合理邊界,違反了國際通行的監管原則,但是至今還在實施。

  有些監管部門堅持這一制度,據說是因為對所監管的對象不放心。但是,監管部門和被監管對象之間的制約和監督關係是通過合理制度來安排,不是根據好人和壞人來安排的。監管部門天生把自己當成好人,把被監管對象當成壞人,這個制度的出發點是有問題的。監管官員參加監管對象的董事會,就應該同董事會成員一樣對公司決策和全部內部信息負法律責任,事實上他們已經將自己置於被監管的位置,但他們又因為特殊身份可以置身法外。人們擔心,這些監管部門以為自己是好人在看壞人,最後把自己這一幫好人變成壞人。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