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切糕”,拿來調侃不如用於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12-12-05 11:42:57  


 
  ■ 用多元化取代特殊化,是解決民族問題的不二法門

  特殊化只應關乎補償正義和扶助弱者,而不是成為一種民族政策

  全世界對弱勢群體都有各種優惠和照顧,這多出於補償正義——歸還歷史欠賬和扶助弱者——文明的社會不該有被遺棄的人。所以對少數民族的照顧,應該歸結於這兩個原因,而不是因為你和我膚色語言不同,所以你就應該得到照顧。

  刻意突出人種的不同,是人為製造隔閡。因為“非我族類”本就讓人有天然的疑慮,為何還要加強這種疑慮呢?

  猶太人的教訓已經夠深刻了。他們被突出為“猶太人”而不是“人”,導致關於他們的負面說法不斷。猶太人在中世紀的歐洲,主要罪狀是為了施魔法和治療而屠殺小孩,黑死病流行,則是猶太人在井裡投毒。到了工業革命後,猶太人的陰謀又升級為操控金融。總之,就是不被當做好人,總被認為最有可能去做壞事。

  對新疆人(維吾爾族人)的群體性污名化,並不是從“切糕”開始的。漢人一想到新疆人,他們隨之被貼上的標簽就可能是小偷、毒販、切糕黨、艾滋病及其傳播者。而新疆人(維吾爾族人)一想到漢人,漢人也可能被貼上殘暴、傲慢等標簽,雙方看到的都是對方最不堪的一面。

  就以艾滋病者扎針害人傳言為例,早先的版本,是籠統的艾滋病人,後來變成了河南人,再後來變成了新疆人。新疆人蓄意傳染艾滋病的傳言,早在烏魯木齊75事件之前,就在內地有過數次流行。仔細留意一下艾滋病扎針傳言的社會心理基礎,不過就是對陌生人群的恐懼和不信任,或者用句老話概括,就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當然,這個“族”不一定非得是民族或族群,只要是生活方式與“我”迥異的、神秘而陌生的人群即是。

  這些內容,都屬於社會心理學的範疇,要破除因此產生的民族隔閡,只能是加強民族間的交流和溝通,讓彼此了解作為“人”,大家並沒有任何不同。

  美國的經驗值得借鑒

  準確的說,美國是沒有“少數民族”的,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移民國家,但在近二百多年裡發展起來的世界上最大的一個移民國家,它解決種族、民族問題的方法值得全世界借鑒。

  1960年,在全美國的10萬人以上的城市中,華盛頓是唯一的一個黑人占總人口半數以上的城市。但是到了1980年,黑人占總人口半數以上的城市達到了9個,1982年美國黑人住在城鎮的比例高達99%,這一過程被美國社會學家稱之為“黑人城鎮化”;在1940年,美國說西班牙語的墨西哥裔居民中的多數居住在農村,1960年普查結果顯示,城市居民變成多數,在1985年,五分之四的墨西哥裔住在城鎮。

  也就是說,“少數民族”都有不斷往城市遷徙的趨勢,這就使得種族衝突主要發生在城市地區。

  美國解決民族、種族矛盾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可以叫作“盎格魯-薩克森化”,它的文化導向是明確地以強化盎格魯-薩克森民族的傳統文化為中心;第二階段叫“熔爐”,主張族群之間徹底相互融合;第三階段叫“文化多元主義”,主張、承認、容忍“亞文化群體”的存在。

  實際上,這三個階段的變化線索就是:宣揚單一文化——主張融合成單一文化——承認多元、允許多元。這三個階段的啟示是,使用行政手段強制實行民族同化是不會成功的,在理念上要承認多元,在現實中,要為多元創造條件,靠發展、靠安定、靠融合才能根本地解決民族、宗族矛盾。

  □ 結 語

  弱勢者調侃強勢者是幽默,強勢者調侃弱勢者就是歧視。歧視製造仇恨,每個中國人都應該有杜絕歧視的自覺,既尊重他人,也避免作繭自縛。

  (來源:騰訊新聞《今日話題》2012年12月5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