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消除貧困 直面“另一個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3-01-03 09:12:29  


元旦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衆,考察扶貧工作。
  中評社北京1月3日訊/國家在發展進程中,面臨的問題關鍵不在於貧困,而在於直面貧困的同時,還應更關注貧困背後的原因。新京報日前發表社評《消除貧困 直面“另一個中國”》如是說。

  元旦前夕,習近平專程來到河北阜平縣,踏雪看望太行山深山困難群眾。他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排憂解難。

  文章表示,大炕上盤腿就座,掀鍋蓋細瞧吃食,吃了口蒸土豆,習近平阜平訪貧的細節令人印象深刻。在未來的日子里,相信這種“在場感”還將繼續發酵,成為激勵當地民眾行動起來消除貧困的重要動力。同時,因為中央高層的關注,太行深山里這些“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或將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格局。

  客觀而言,儘管中國經濟近年來取得了長足進步,躋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卻很難遮蔽部分民眾依然貧困的嚴峻現實。那些依然在生存線上掙扎的人群,那些依然沿襲了千百年來耕作方式的深山農家,正在與主流社會漸行漸遠漸。他們與城市里的貧困人群一起,共同構成了明顯有別於習慣認知的“另一個中國”。

  被風吹破幾個洞的糊窗麻紙,一個小小的取暖火盆,一年不足千元的人均收入,距北京僅僅三個小時的車程……這些都是“另一個中國”的注腳。不明了這些,甚至有意回避、忽略、遮掩這些,注定將難以還原一個完整真實的中國。習近平說“走得遠一點,哪怕看得少一些,是真實的,才是值得的”,“真實”的真義正在於此。

  部分民眾深陷貧困泥淖,一方面固然是受制於惡劣、貧瘠的自然資源狀況,這也是眾多革命老區難以脫貧的共性原因;另一方面,卻也與這些地區長久以來接受的政府財政、經濟、社會等各方面資源過於稀缺有關係,可以說,這種公共資源的稀缺本身也是一種“權利貧困”。

  以阜平縣駱駝灣村為例,村民們不是沒有想過致富,但是種蘋果樹,豐收後的蘋果沒有銷路,後來蘋果樹相繼枯死,村民也不知道原因;政府給村里發核桃樹苗,成活率低,而且也不長核桃,村民們也不知道啥原因。搞養殖業,羊幫最後散了;村民貸款創業,但最後連本金也還不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