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民進黨能突破兩岸政策調整困局嗎

http://www.CRNTT.com   2013-04-21 00:47:36  


 
  (二)轉變的局限性

  1、黨內“獨派”勢力的壓力。民進黨依然受到基本教義派的捆綁制約,並且民進黨的“台獨”主張已經被制度化,很大程度上屬於理念和信仰層次上的,棄之不用很難做到。謝長廷大陸行回來,遭到了早就預料中“獨派”的鞭笞踏來,謝儼然成為民進黨的“叛徒”,“獨派”本就不能容忍他的大陸之行,更不能容忍他認祖歸宗時的淚水。謝也在這種壓力下選擇了沈默,在確認民進黨不可能因為自己的大陸行掀起兩岸政策辯論的情況下,也放棄了對“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的爭奪。但不放棄“台獨”立場,民進黨就不可能轉型,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也不會有實質性改變,最終陷於“工具性思維”和“策略性調整”的實用主義。⑨

  2、黨內爭論有餘但共識不足。自蘇貞昌在剛成立的“中國事務委員會”上自任會議召集人後,民進黨內的兩岸政策討論就像蓋棺定論一般被消聲。謝長廷在成立儀式後黯然離去,為長達半年多的兩岸政策爭論畫上了句號。蘇貞昌自然沒有權力禁止黨內同志繼續探究這個問題,但是爭論的停息,顯然是民進黨黨內無共識造成的。雖然黨內要求檢討、調整大陸政策的呼聲頗高,認為大陸政策的檢討、調整已是勢在必行,到了非調整不可的地步。但是各執一詞與各說各話,終究難以形成推動檢討、調整大陸政策的合力,也無法真心、認真去推動,甚至會使得檢討、調整工作處處受阻。⑩

  3、黨主席失去派系“共主”地位。2008年大選失勢後,民進黨主席的位子變成了燙手山芋,伴隨著陳水扁的鋃鐺入獄,黨內一時無人敢於接任主席,最終在各方派系力量的妥協下,蔡英文這個白領式的技術幕僚升任黨主席。當然,憑藉著清新秀麗的形象,她領導民進黨輓回了節節敗退的民望,也享受了“五都”選舉後長時間的追捧。但是沒有人否認她的主席位子是派系折中的結果,民進黨主席作為派系“共主”的權勢已經在相當程度上被分散了,陳水扁擔任黨主席時的號令四方已然不復見。蘇貞昌雖然在68.62%的高投票率下成功當選,但是他得票率卻僅為50.47%,創下自1998年黨主席直選以來的黨魁得票率歷史新低。在這樣的背景下,蘇貞昌在面對多樣訴求,並在黨內派系共治的傳統下,展現魄力,形成合力,帶領民進黨走出一條新的可行之路,只能說難度相當大。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