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儲糧倉庫“火燒連營”為何引人遐想  

http://www.CRNTT.com   2013-06-04 07:49:17  


民營糧食收購企業員工抗議中儲糧
 
  定位於“糧倉”而享受壟斷地位,卻又做起了“糧商”

  按照國家對中儲糧的定位,中儲糧承擔的是糧食“蓄水池”的作用,應付國家在戰爭、饑荒時糧食供應需求。但是中儲糧涉足經營性業務“歸口於國資委,有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與石油石化、電網、通信等“公益性”的央企一樣,國資委每年都要對中儲糧進行考核,要求完成利潤,增加指標。

  就是這樣一個自相矛盾的身份,決定了中儲糧必然不可能老老實實地當它的“糧倉”。據《21世紀經濟報道》此前報道,2010年夏糧收購期間,多地小麥收購價格遠高於發改委制定的最低收購價。相關部委通過基層調研後認為,糧價攀升的原因主要是中儲糧參與高價搶購,導致小麥價格迅速高漲。國家糧食局也曾在2010年發布《關於開展2010年秋糧收購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中儲糧再次被點名批評,指其直屬企業違反國務院有關要求,從事與儲備相關業務以外的其他商業經營活動。

  此外,中儲糧各直屬庫大量屯糧,也有為了可觀的財政補貼和保管費的嫌疑。每收購1斤小麥,將得到國家補貼收購費用0.025元,保管費0.035元,而收儲庫點在收購和保管中實際支出費用不到0.01元,也即每斤約有5分“利潤”。近兩年進口糧食大增,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馬文峰認為就與中儲糧故意屯糧有關,“新麥早出庫一天,中儲糧就少掙一分錢,放在糧庫裡不僅有國家補貼,還能以備查庫。由於沒有新麥入市,導致許多企業把目光轉向低價的進口麥。” 

  雖然幹著“糧商”,中儲糧卻能免去很多糧商的“麻煩”。中國糧食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認為,中儲糧的各個直屬庫名義上是專注於糧食收儲、流通,不生產終端消費品,因而免於紀檢、工商、稅務、衛生等部門的外部直接監管。現在,只能靠“中央巡視組”不定期抽檢。在這次大火的前一天,“中央巡視組”剛宣布進駐中儲糧系統檢查。

事件引人遐想,還因為儲糧系統的腐敗"前科"

  大火可以“掩蓋”虧空是人的自然聯想,況且過去曾上演過相似戲碼

  中儲糧(前身)有蛀蟲,也是歷史悠久了。早在朱熔基當總理時,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的峨嶺糧站,為了應對朱熔基的檢查,5天時間內就花費十幾萬元,調集了1031噸糧食來充實該糧站,使朱看到“穀滿囤、糧滿倉”的喜人景象。這事後來被《焦點訪談》曝光後,“村騙鄉,鄉騙縣,一直騙到國務院”的諺語就廣為流傳了。

  中儲糧直屬庫近年來的醜聞也沒有斷過:2010年6月底,中儲糧許昌直屬庫原庫主任任國正、副主任姚寶山等人,涉嫌貪污、挪用公款“上千萬元”,被河南省許昌市人民檢察院批捕;2011年9月,中儲糧安徽分公司渦陽直屬庫副主任鹿某因涉嫌濫用職權違規收購劣質小麥被當地檢察院立案查辦;2011年10月,河南周口直屬庫主任喬建軍侵吞巨額公款潛逃國外。

結語

  基於中儲糧長期壟斷的形象不佳,以及過去暴露出的問題,人們懷疑電視劇《天下糧倉》裡“火龍燒倉”的橋段在現實中重演,也不能全怪網民想象力太豐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