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歷史回顧:蘇軍當年在東北的暴行

http://www.CRNTT.com   2013-06-16 10:13:36  


 
  東北問題至此又面臨一次重大抉擇。蘇方得知中共意見後,首先就持反對態度。蘇軍代表聲稱,目前不是主動讓步的時候。他們一再詢問:你們為什麼對美國如此客氣?為什麼會容許國民黨派五個軍到東北來?他們強調:凡蘇軍撤退之地,包括沈陽、四平,中共均可“放手大打”,也希望放手大打,而長春以北,如哈爾濱等地,則應堅決控制,不讓國民黨進兵。甚至撫順、營口等地也應力爭雙方都不駐兵。

  毛澤東毫無疑問是傾向於東北局的意見的。注意到局勢的複雜,他不顧醫生勸告,停止了休養,又開始參加到中央關於東北問題的決策中來了。

  3月15日,毛澤東親自致電周恩來:哈爾濱決不能讓國民黨駐兵,撫順及營口要力爭雙方不駐兵。不要答應國民黨其他條件,蘇軍態度極強硬,將有重大發展。

  16日,毛澤東在轉發東北局給中央的電報時,再度提醒周在東北問題上要強硬,稱停戰協定並未規定讓國民黨接收長春路全部及蘇軍全部撤退區,具體問題必須協商解決,讓他們去與我東北前方將領商談。

  17日,毛澤東批轉周恩來發來的東北停戰協定草案時批示:請東北局速與蘇軍接洽,“將整個中東路(包括哈市)讓我駐兵,永遠占住,不讓國民黨進駐一兵一卒”。他並且明確要求東北局根據蘇方建議,立即進駐沈陽以北長春路沿線所有蘇軍撤退區。

  21日,鑒於蔣介石堅持不同意在條約中限制國民黨接收範圍,毛澤東明令周恩來:“我們不簽含有重大危險之協定”,“寧可戰而失地,不可在談判中失地”。

  至此,和平解決東北問題已全無可能。毛澤東明確主張:立即動手大破北寧路及沈陽附近之長春路,立刻動員全軍趁敵立足未穩之時“堅決徹底殲滅國民黨進攻軍隊,愈多愈好,不惜重大傷亡(例如一萬至二萬人)”。毛澤東此時決心之大,可以想見。

  3月22日晚,蘇聯大使奉命通知國民政府,蘇軍將於4月底前全部撤退完畢。與此同時,蘇軍以瘟疫、交通不便等各種借口推延國民黨軍隊沿長春路北進,以配合中共破壞北寧路及沈陽附近的長春路,便利中共軍隊迅速接防蘇軍撤退的各個城市及戰略要點。毛澤東為此要求東北局:“全力控制長哈兩市及中東全線,不惜任何犧牲,反對蔣軍進占長哈及中東路,而以南滿西滿為輔助發展方向。”毛澤東甚至考慮:“力爭我黨占領長春,以長春為我們的首都”;在取得蘇軍同意後,東北局亦應準備遷往長春。

  3月27日,在馬歇爾的催促下,國共之間達成了一項關於派遣停戰小組到東北調停的訓令。但它對國共兩黨實際上都沒有約束性,形同一紙空文。

  3月29日,蘇軍通知中共東北局,蘇軍同意盡速撤退長春駐軍以便中共軍隊占領。4月上旬,蘇軍開始向中共轉交北滿的日軍武器庫,其中僅輕重機槍就在萬挺以上,各種炮上千門。蘇軍要求中共派主力分別控制長、哈、齊等城郊,並派少數部隊入城,以便蘇軍撤出時可順利奪取三市。他們明確表示,希望中共堅持東北,使東北問題懸而不決,讓國、美雙方都不能達到目的。

  4月14日,蘇軍撤出長春,中共軍隊迅速向城內國民黨軍隊發動攻勢,並第一次使用了包括坦克和大炮在內的重型武器,於19日將該城完全占領。毛澤東得訊後非常高興,當即通電嘉獎有功部隊,並電告東北局:抽調大批幹部加強長、哈中心地區的工作,確保四平、海龍以北在我控制之下,“做長期保持計劃”,並考慮迅速召開東北人民代表會議,成立東北自治政府問題。

  毛澤東曾秘密要求蘇軍援助,蘇方建議在關內另辟戰場

  要實現控制長、哈兩市及整個中東路的目的,關鍵在於守住長春路要衢四平街。

  在最初的作戰中,林彪指揮民主聯軍打得較為順利,在四平以南先後殲滅國民黨一個多師。根據部隊傷亡情況,林彪建議“目前方針似應脫離被動作戰,採取主動進攻,對於難奪取與鞏固之城市,則不必過分勉強去爭取”。但毛澤東計算了1月份以來國民黨軍在東北被殲的數量,相信“國方兵力不夠,如不增兵,決無力於最近打到長春”。

  但事實上,由於這時中共在東北所占地面較廣,兵力分散,且新兵較多,而國民黨的兵力則相對集中,裝備也相當精良,因此從4月18日開始,國民黨陸續集中了將近7個較精銳的師猛攻四平,民主聯軍很快就陷入苦戰。

  保衛四平,對於能否保住在東北已經取得的成果至關重要。毛澤東明確要求林彪:“死守四平挫敵銳氣,爭取戰局好轉”。同時,他不失時機地主張“力求迅速停戰”。周恩來受命在談判中提出:蘇軍已撤,東北已無接收主權問題,我政治上只要三分之一,軍事上只提重定駐軍比例,並非想獨占東北,國民黨應正視東北現實,首先停戰以利談判。

  四平之戰,蘇方極為關注,評價甚高,再三建議集中主力死守,並保證滿足中共對武器彈藥的需要,稱北滿來不及,可以從北朝鮮急運,那里的蘇軍有大量軍火,“要多少有多少”。而對於毛澤東來說,蘇方這時最重要的建議,大概莫過於“在關內另辟戰場”,“減輕東北壓力”這一條了。 5月上旬,民主聯軍在四平的抵抗陷於嚴重被動,毛澤東不得不建議主動放棄四平,變陣地戰為運動戰。問題是,四平一失,長春即不可守。毛為此要求周恩來向美蔣提出,以長春雙方不駐兵或有條件讓出長春,來換取國民黨承認中共在東北其他地區的地位。但蔣介石斷然拒絕,必欲打下長春,奪取全東北。

  事情發展到如此地步,毛澤東斷定,國共兩黨全面破裂在所難免。他憤怒地表示:我讓到長春雙方不駐兵為止,再不能有任何讓步,美蔣要打讓他們打去,要占讓他們占去,我們絕不能在法律上承認他們的打與占為合法。但是,他確實又深感形勢危急,如蔣軍一氣打到哈爾濱,20萬民主聯軍勢將難以立足,背靠蘇聯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計劃如何實現?迫不得已,他只好極機密地要東北局籲請蘇方,在蔣軍進至北滿時,出動部隊到哈爾濱等地協助我軍抵抗。

  在全力抵抗了一個月,傷亡近萬人之後,中共放棄了四平。緊接著,長春、吉林、遼源、伊通、西豐等城市先後落入國民黨軍隊之手。毛澤東毅然決然,毫不遲疑地把戰爭引向了關內,從6月上旬開始先後命令山東、太行、晉冀魯豫及晉察冀各軍區,趁蔣軍全力向北之際,在關內大打,實施“報復作戰”。

  這是一著險棋。但事實證明這是一著極富想象力的好棋。蔣介石因此捉襟見肘,兵不敷用了。打到長春的國民黨本來有可能一鼓作氣跨過鬆花江,卻因底氣不足而停了下來。毛澤東用不著請求蘇軍幹預了。由於有了鞏固的根據地,背靠蘇聯和朝鮮蘇軍,關外的中共武裝迅速強大起來了。甚至關內的中共部隊,也從海路不斷得到了蘇軍提供的軍火援助。

  從此,國民黨再不是共產黨的對手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