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矛頭指向謝長廷?

http://www.CRNTT.com   2013-07-06 10:06:20  


 
  蘇貞昌要將調整黨的大陸政策往後推延的另一個原因,是在去年的民進黨主席選舉中,蘇貞昌是以一當四,而其他的幾位候選人尤其是許信良等,明言自己的參選是擔心蘇貞昌將會“卡到英”,亦即是作為蔡英文的“分身”而參選。而在明年,蔡英文已經跨過了“連選得連任一任”的“旋轉門”,可以再次參選;屆時蔡英文倘是落場參選,以她的實力加上其他去年參與“卡蘇”候選人的襄助,蘇貞昌顯然將會吃大虧。這也正是本來曾推動過“蘇修路線”的蘇貞昌,不再“修正”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而是採取謹守《台灣前途決議文》甚至是“台獨黨綱”的“教條主義”態度的主要原因。他為了鞏固自己的主席地位和黨中央權力,必須拉攏“獨派”及迎合“扁系”,不顧黨內外觀感,參與“救扁”。這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擴大統一陣線”的策略運用。既此,就顧不上調整黨的兩岸政策了。

  儘管說,後來有消息傳出謝長廷可能會與蔡英文分進合擊,以自己不參選“二零一六”,來交換蔡英文放棄參選民進黨主席,並支持自己參選黨主席,獲選後再全力支持蔡英文參選“二零一六”,蘇貞昌就可在黨主席選舉中免除蔡英文的威脅,但也須與謝長廷相爭。即使是自己勝選黨主席,也還有與蔡英文爭奪“總統”提名人之戰。由於是黨內的選舉,因而就必須面向黨員。此時兩岸政策還未成為主軸議題。但在成功奪得代表民進黨參選“二零一六”的權利之後,因為必須面向社會選民,為了打破基本盤的桎梏,就必須調整黨的大陸政策了。而在“得其位”之後,就可“謀其政”了。

  但蘇貞昌現在卻說了與這一思路不相關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顯然是不滿謝長廷打亂了他上述的“先黨內後黨外”的部署。其實,蘇貞昌早就不滿及戒備謝長廷,這從他原本要求謝長廷在黨主席選舉中保持中立,在當選後就以委任謝長廷擔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來作回報,但後來卻是不惜撕毀自己的承諾之中,就可看出端倪。因為倘是由謝長廷出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就會被其拖著鼻子走,壞了自己在與蔡英文之爭中,採用“先黨內”的策略大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