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德國:中國的一面鏡子

http://www.CRNTT.com   2013-08-11 09:29:27  


 
  一個忘記過去的民族,將面臨重複過去的危險。大多數德國人看到了這一點,在行政上的“去納粹化”之後,在憲政民主制度之下,還開始了一個艱難的記憶和反思的過程,其中知識分子起了重要的作用。那中國呢?在文革問題上中國正在發生的忘卻歷史和扭曲記憶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的問題,而是一個緊迫的現實問題:記憶過去,正是為了當下和未來。如果在經歷了如此深重的人性災難之後,我們仍然看不到每一個個人僅僅作為人就應有的不可侵犯的尊嚴和權利,仍然看不到任何人在某種意識形態的感召、影響下都可以崇高的名義行暴、犯罪,那麼,僅僅放棄具體的文革意識形態、政策和行為,遠遠不能清除文革這種形式所代表的本質的惡。

  在階級鬥爭理論偃旗息鼓後,民族主義(或所謂的“愛國主義”)成為新的專制國家主義統治意識形態。大國論和強國主義再次吸引了一些中國知識分子,而這些知識分子當中就有特別反感文革反思和文革批判的。他們所採取的話語策略之一就是用講述二戰前的德國故事來兜售“有中國特色”的國家主義政治和引導“如何做中國人”。殊不知民族主義蠱惑人心、挑起人與人之間的敵對和仇恨的潛力絕不亞於文革時代的階級鬥爭學說。若無全民的認真反思,誰能保證如今的民族主義不會煽起當年文革式的瘋狂呢?只不過打擊對象的指稱不再是“階級敵人”、“黑五類”、“牛鬼蛇神”,而是“漢奸”、“賣國賊”、“假洋鬼子”之類,而義正詞嚴的討伐者也不再是“無產階級革命派”,而是所謂的“中國人”或“愛國者”。所以,正如高全喜所說,問題不在於如何做中國人,真正的問題是,在什麼政治制度下做中國人,有沒有對個人尊嚴和權利的基本保障。在回避文革反思的同時,真正的如何做中國人的問題被刻意替換掉了。
  
  在中國講述德國,無論是國家/民族社會主義的極權德國,還是極權以後悔罪中的德國,都是一種敘述,一個故事。戰前戰後的兩個“德國故事”中都有德國知識分子扮演的角色。這兩個故事前後相連,少了任何一半,德國知識分子介入德國政治的故事便不再完整。戰前戰後的兩個“德國故事”都可以成為中國的一面鏡子,是否完整地講述德國故事卻能照出兩種完全不同的中國影像。如果我們只講述前半個德國故事,那麼看到的將是如何走一條具有德國或中國特色的強國之道。如果我們前後相連地講述整個德國故事,那麼就能看到,這條強國之道是必須付出高昂的人道和道德代價的。即使許多曾經為這條強國之道所吸引過的人,在經歷了極權災難之後,也都不再把它視為一條幸福之道。

  因此,我們不妨把“德國故事”當寓言來讀:它可以是政治文化意義上的一面風月鑒。(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