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歐元區早晚解體

http://www.CRNTT.com   2013-08-12 08:44:42  


  中評社北京8月12日訊/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塞繆爾-布裡坦撰文指出,一個或者更多外圍國家退出歐元區,那將產生巨大的震動,不論是在退出的國家還是留下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的銀行資產中有大量潛在會貶值的歐元資產。

  假設一家街角小店生意不好,那麼最好的情況是,它只是無法幫店主滿足最低生活標准,而最糟糕的情況是,它入不敷出,只能靠貸款以及親戚朋友和好心人的捐助運營。我甚至聽過一家店主說,他會採取必要措施維持商店的運營,他還說:“相信我,這就足夠了。”

  任何類比都不可能完美,但用這樣一家小店類比歐元區中沒有競爭力的成員國,是相當貼切的了。1999年歐元誕生以來,德國單位勞動力成本累計增加不超過13%。在此期間,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的勞動力成本增加了20%到30%,意大利則更高。因而,德國經常賬戶盈餘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而希臘、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只能勉強維持平衡,也就不足為奇了。對於各種估算數據我們最好是持半信半疑的態度,但它們釋放的總體信號還是可信的。如果這些不平衡一直存在,所謂的銀行業聯盟或者財政協調也回天無力。

  創建歐元背後的經濟理論(如果有的話)是,單一貨幣本身,以及成員國應該不可能出現貨幣貶值這一點,會成為一種協調性力量。但事實並不是如此,而當前的關系也變得不可持續。上世紀末華盛頓著名經濟學家赫伯特•斯坦因(Herbert Stein)曾說,如果一項政策或者一種情況是不可持續的,那麼就不會維持下去。但他並沒有指出不可持續狀態的瓦解需要多長時間。

  與此同時,把問題盡可能地複雜化符合歐元區官員們的利益,這樣就只有少數所謂的金融專家可以討論這些問題。於是我們就有了一個接一個一攬子金融計劃和一個接一個的保障措施,來維持歐元體系的運轉。但貸款和保障措施無法讓不可持續的東西變得可持續。歐元區形勢難逃如下幾種發展前景。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