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日本的軍國主義又抬頭了? | |
http://www.CRNTT.com 2013-08-21 10:37:32 |
儘管如此,日本人的這些做法不被亞洲國家理解是理所當然 引起爭議的“旭日旗”與舊日本陸軍軍旗差別並不大然而,從亞洲鄰國的角度看,日本的這些做法會引起廣泛不滿也是理所當然的。就以“旭日旗”而言,與帶有侵略色彩的“聯隊旗”相比,無非是太陽的位置不在正中罷了,任誰一看就能立刻聯想起臭名昭彰的“聯隊旗”。日本人為什麼不幹脆廢除這面旗幟,而是非要解釋來解釋去?既然“出雲”曾是侵略戰爭的旗艦,給被侵略國帶來巨大傷痛,為何在新命名艦只時不顧慮鄰國感受,而不考慮更換一套命名辦法? 至於安倍在815追悼儀式上不說“加害責任”、“永不再戰”的理由,則更是完全不顧慮他國人民的感受。畢竟,追悼儀式比起國會答辯更能向世界傳遞出日本的態度,亞洲鄰國沒有義務去理解安倍為戰歿者該怎麼做。他們看到的,只是在8.15這天,日本首相與往年的表態相當不同,再也不說日本殖民統治和侵略“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和痛苦”。這使得安倍好不容易取消了參拜靖國神社,但仍然沒有傳達出任何善意信息,反而使鄰國平添了更多疑慮。 而麻生太郎、橋下徹等關於歷史問題的言論,一旦發出,無論再怎麼收回道歉,都只會大大增加鄰國對日本的不信任感。 日本年輕人:“憑什麼要為超過半世紀之前的事情感到內疚?” 然而,以上種種日本不為亞洲鄰居所理解的做法,在日本國內有很大的市場。最近的皮尤民調(Pew)顯示,63%的日本人認為日本已為戰爭罪行做出足夠道歉——在那些年齡在18-29歲的年輕人當中,持這一觀點的比例升至73%。為日本年輕人辯護的人表示,他們憑什麼要對自己出生之前逾半個世紀發生的事件感到內疚?英國首相卡梅倫拒絕對1919年英國人在阿姆利屠殺印度平民的事件作出誠懇道歉時,也說了類似的話。 正是由於日本人普遍對“道歉”感到厭倦,所以才不斷變得右傾,以至於政客敢於不斷“失言”,挑戰更多的歷史結論。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