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
高質量新聞的命運 | |
http://www.CRNTT.com 2013-08-23 12:01:32 |
有關非傳統資助方式,一個知名的例子是美國紐約的ProPublica。它是一個為公眾利益而生產調查性報道的在線、獨立、非盈利的新聞工作室。ProPublica的曼哈頓新聞工作室有32名記者,接受由桑德勒基金會(Sandler Foundation)和其他一些慈善機構提供的核心的、多年承諾的捐助。它出產的很多新聞都獨家提供給傳統的新聞組織,免費出版或廣播。在2009年,網站與38位不同的合作者一起出版了138個這樣的故事。在2010年4月,ProPublica 記者謝利.芬克(Sheri Fink)獲得了普利策新聞獎,這篇報道講述了“在卡特裡娜飓風(Hurricane Katrina)的洪水隔絕的醫院裡,筋疲力盡的醫生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作出的一個緊急決定”。ProPublica與《紐約時報》合作完成了這篇報道。 在那之後,該機構於2011年再次斬獲普利策獎。執行編輯斯蒂芬.恩格爾伯格認為,既然調查性新聞報道開銷過高,已經無法通過廣告投入的商業模式來維持運作,那麼這就應該被當成一種公共利益。由於美國素有慈善傳統,這種趨勢在進一步擴展。一家位於華盛頓的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的新聞智庫J-Lab估計,從2005年以來,美國的基金會至少為非盈利新聞事業投入了2.5億美元。 另一個例子是英國倫敦城市大學附屬的調查新聞社(Bureau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它由大衛和艾琳娜.波特基金會(David and Elaine Potter Foundation)拿出200萬英鎊資金支持,其執行主編伊恩.歐佛頓如此定義自身:“我們是英國第一家非盈利的調查記者社。我們大致基於美國的ProPublica模式,只不過它是免費散發內容,而我們接受傭金。我們和所有的全國性報紙一起工作,自從2010年4月以來,我們總共完成了26個封面故事,獲得過大赦國際獎和湯森路透獎。”這些故事中包括巴基斯坦的無人機襲擊報道,它揭穿了中央情報局關於沒有平民在這類襲擊中身亡的謊言,在美國產生了巨大影響,最後登上《紐約時報》封面,並引發美國人的激烈討論。 非盈利性新聞機構的主要問題是,如何保障投資來源的可持續性。很可能未來的非盈利性新聞機構會形成混合的收入來源,既接受資助,也銷售廣告,也向用戶收費。 五、專門性的NGO 某些NGO也開始雇用調查記者展開專門領域的調查。NGO有財力也有耐心,它們雇的記者經驗豐富,專業性強,出產了很多優秀報道,這些NGO因而可以在媒體上做到先發制人。有人擔心NGO各有自己的鮮明立場,想要借報道傳遞給公眾,因而它們出產的新聞或許不夠中立。但也有人辯護說,如果NGO將其資助的調查性報道放在自己的網站上,它們一定會在意名聲,因為調查性報道是否站得住腳與它們名聲的好壞息息相關。 六、成功的新媒體的救援 2009年,以信息集聚著稱的《赫芬頓郵報》建立了調查新聞基金(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Fund),由《郵報》和幾個大基金會支持,每年的預算是200萬美元。2011年,該基金同美國最大的調查性報道機構之一The 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合併。 這是一種創新的非盈利/盈利的混合物,試圖填補因很多報紙調查性部門的關閉而產生的空缺。它也為那些被解雇或者被迫提前退休的成熟記者提供新的機會。更重要的是,由《赫芬頓郵報》的調查新聞基金產生的故事可以被任何人免費出版。 《赫芬頓郵報》的總編阿裡安娜.赫芬頓說,調查新聞基金的目的是建立一種調查性報道的混合模式——在一個大型出版平台上搭接一個非盈利新聞中心。在她看來,基金的創立秉持這樣的理念:“常常是在事情惡化的情況下重要的新聞才會出爐,比如伊拉克戰爭和經濟危機。我們需要更多的在災難降臨之前就披露事情的新聞。”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