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以產業升級轉變發展方式

http://www.CRNTT.com   2013-09-24 08:29:08  


 
  工業大而不強

  文章分析,中國發展方式的突出問題,表現為“偏重出口和投資-結構失衡”。問題在於,要搞清楚導致“結構失衡”的實質內容和長期性原因何在。

  關於產業結構的分析,流行意見著重批評“二產過大、三產和城鎮化滯後”,但缺乏對工業內部結構的分析。關於大眾收入低和消費能力不足的原因,多歸結於城鄉差距和“國企壟斷”,而無視當前非公有經濟占總量80%、勞資收入存在巨大差距這一事實。

  中國工業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位。200多種產品產量世界第一,鋼鐵、水泥、原煤、電解鋁、造船產量占全世界的45%以上。僅看“量”的指標,很容易造成“工業化已經實現、進入後工業化時代”的錯覺。但從“質”上看,我們還遠未走出工業化追趕階段。

  中國工業可分為“面向出口”和“面向國內需求”兩大部分。工業品出口占工業總產值的25%~30%(主要是輕工、紡織、機電、電子通訊等);出口的60%(電子通訊產品的90%)由外資企業完成,貼牌產品占出口總量的50%。這部分產業和國內工業關聯性不大,已經高度“融入”西方主導的國際分工體系。

  跨國公司掌控全球產業鏈(“微笑曲線”)的高端-高附加值環節——研發設計(專利品牌)、高端加工、營銷服務(接單、運輸、金融保險)、客戶服務(如工業裝置的遠程維護),中國廠商處於底部的簡單加工環節。如東莞貼牌襯衫的出廠價,僅為西方最終售價的百分之十幾,中國廠商只是個打工角色。

  10幾年來,西方經濟中製造業比重下降、三產比重上升,和中國沿海出口加工業的發展基本同步。西方“現代服務業”就是全球“微笑曲線”的高端高附加值部分,它和餐飲零售等“傳統服務業”是兩個概念。

  國有經濟在能源資源、電力、冶金、交通運輸裝備、軍工等基礎、命脈、戰略性行業尚占優勢,在裝備製造業中保留了骨幹企業。正是這些領域國企的存在,保證了中國工業核心部分的自主性。

  在多數競爭性領域(采礦、紡織、輕工、造紙及各類建材),國企、民營、三資“三分天下”(外資在電子通訊、儀器儀表占絕對優勢)。民營工業企業近30萬家,除少數著名企業外,總體規模偏小,組織力弱,技術研發實力不足,停留在成本價格競爭階段。

  外資占工業產值比重不到30%,具有規模、組織、技術、營銷等方面競爭優勢。在許多分行業中,外企占據前幾名位置,掌握主導權。如放任這一趨勢,中國工業體系面臨被外資侵蝕分割的危險。

  中國工業總的特點是大而不強,結構“矮化”和技術“空殼化”。第一工業大國,又是品牌和知識產權小國、技術後進國。中低端產能嚴重過剩,高端產品(如精密機床、民航客機)靠進口。關鍵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超過50%。

  例如:2012年中國生產了11.8億部手機、3.5億部計算機、1.1億台彩電,但其中核心芯片的80%、液晶面板的70%靠進口(對信息安全至關重要的路由器、基礎軟件更不必說);年產1000萬輛轎車,發動機等關鍵部件靠進口;高鐵舉世矚目,軸承、輪轂、軸等關鍵零部件依靠進口。中國鋼產量7億噸,每年要進口七八千萬噸高級鋼材。具有“比較優勢”的紡織業,高端纖維和面料、機器設備依賴進口。先進技術和裝備一代代引進,消化創新乏力,被動追趕。

  缺乏自主核心技術和品牌,使我們工業附加值偏低、國民收入大量外流。每部國產手機售價的20%、計算機售價的30%、數控機床售價的20%~40%,用於向外國廠商支付專利費。進口一箱intel芯片的價值等於一列車鋼材。中國工業平均增加值率26%(美國45%、英國33%、日本34%);銷售利潤率僅5%(intel的利潤率30%以上)。我們的經濟增長,基本上是平面的規模擴張,總體處於全球產業鏈“微笑曲線”的中低端位置。

  技術被動追趕的基本原因,是長期忽視技術和產業進步的自主性,耽於“市場換技術”,依賴技術引進、迷信外資“技術溢出”。這就助長急功近利和短期行為,壓抑了自己的主動性。相比航空航天等國防領域,因技術封鎖激發了自主技術進步,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開放是為了吸收消化國外先進技術、增強自身能力,而不是要放棄本國工業和技術能力的主體地位、當外國附庸。這是基本的底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