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不宜過多期待上海自貿區金融突破

http://www.CRNTT.com   2013-10-05 08:44:53  


 
  與之相對應的是,包括國有大行以及外資銀行都紛紛加快設立自貿區分行以配套自貿區金融業務的開展。總體方案顯示,在完善相關管理辦法,加強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允許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開辦離岸業務。再清楚不過,上海自貿區將承擔起建設離岸金融中心的任務,為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以及人民幣的國際化鋪路。

  而“在試驗區內實現金融機構資產方價格實行市場化定價”措辭,則似乎暗示著上海自貿區的利率市場化並不會一步到位,而是先資產(貸款),後負債(存款),以盡力控制自貿區內外的套利行為。鑒於央行在今年7月已取消了對貸款利率下限的管制,國內金融機構資產方價格實現了市場化定價,上海自貿區至少在利率市場化方面還沒有太多突破。

  文章表示,除了方案中的具體開放措施之外,令各方輿論留意的是,借著自貿試驗區的機遇,上海進一步強化了“四大中心”的戰略定位。上海謀求國際金融中心等發展目標,最初提出的口號是“四大中心”——國際經濟、國際金融、國際航運和國際貿易中心。2006年前後,這一說法還得到了中央的首肯。不過,此後情形出現了一些變化。在宏觀調控和中國金融開放的現實環境下,建設“四大中心”的戰略定位,對上海來說是一個極高的目標,而且發展的攤子會鋪得很大,因此,減少目標的呼聲增強。2009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上海發展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兩大政策,由此確立了上海建設“兩大中心”的目標。此後,國家在2009年發出的《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針對的也是“兩大中心”目標。不過,自2011年起,“四大中心”的提法又悄悄出現。尤其是在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深化深圳等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加快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建設”。在此次上海自貿試驗區的相關方案中也提出,自貿區要“形成與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建設的聯動機制”。很顯然,上海自貿區的建設,將會強化上海“四個中心”的戰略定位。

  當然,在全國利率市場不統一的情況下,自貿區內利率的放開毫無疑問將吸引區外資金大量進入,從而引發大規模的資金空轉,或對金融創新帶來巨大風險。由此看來,管理層能否有效放權,金融開放的尺度最終會多大,金融安全將如何保證是三個關鍵點。上海是中國金融改革的試驗田,但要打造成國際金融中心,還不能不受制於人民幣和資本賬戶不完全開放的現實。而國際金融中心雖然離不開背後龐大的經濟體量支持,但更需要自由開放、自由創新的市場環境,以及與全球主流經濟體接軌的金融文化(包括監管文化)。

  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9月27日在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舉辦的2013中國金融創新論壇上表示,外界不應對自貿區的金融領域寄予過多期待,她也不太同意在自貿試驗區內把利率完全放開。她又表示,上海創設自貿區,是中國尋求進一步對外開放道路的新戰略,特別是在服務貿易領域和投資領域中要進一步地對外開放。為此,理該注重能夠在全國複制、推廣的制度性建設,而非在各地多點開花。吳曉靈這番話大可視之為上海自貿區的定位。

  文章指出,上海自貿區作為新一屆政府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已經起航,這對於進一步深化開放推進改革,促進中國經濟升級版實現的意義,怎麼評估都不為過。但上海自貿區最終能夠取得什麼樣的實際成果,至少眼下還不能給予過高的預估。尤其是對於市場寄予厚望的金融改革突破,市場似還應低調預期為宜。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