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胡舒立:在新加坡聽昂山素季演講

http://www.CRNTT.com   2013-10-20 11:10:11  


2013年9月21日,昂山素季在新加坡峰會發表午間演講。圖為素季與演講主持人在台上。胡舒立攝
  中評社北京10月20日訊/共識網日前登載現任財新傳媒總編輯、財新《新世紀》總編輯、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胡舒立的文章“在新加坡聽昂山素季演講”,內容如下:    

  她身著一身緬氏淡紫色長裙,在掌聲中緩緩走上台。雖然距離有些遠,但從會場的大屏幕投影,可以清楚地看到她長發低束,發帶上別著兩朵紅色的月季花。她站在講台前,沒有過往照片曾見的那種美麗的微笑,神情嚴肅得有些憂鬱,至少在我眼中有些憂鬱。

  這是昂山素季,1991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緬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她66年的一生中,有21年間斷斷續續在軍政府的軟禁中渡過,在2010年11月13日終於獲釋。這一切為她贏得了更高的聲譽。

  2013年9月21日中午,新加坡峰會會場,她來到我們面前。她以純正的英文進行的演講開始了,立即抓住了所有在場的人……

  (以下為中文譯本。英文在此:http://english.caixin.com/2013-10-09/100589243.html,

  昂山素季: 

  我非常高興今天能作為一個東南亞聯盟國代表在會議上發言, 雖然緬甸早在1967年就已經成立,但直到1997年才加入ASEAN。1947年,我父親臨終前最後的演講中他曾提起過建立一個亞洲國家聯盟。早在那個時候他就有這樣的遠見,希望有一天我們所有的亞洲國家能夠走到一起,擰成一股繩。緬甸獨立之初所堅守的信條在現如今依然適用。現在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民族團結,如同當初一樣。緬甸的獨立是通過國內各個主要的民族共同商議共同爭取而來的。可以說,如果沒有各個民族之間的互相協作支持,絕不會有今天的緬甸。

  民族團結之於緬甸有多重要?從我們國家命名問題的敏感程度上就可窺一斑。有些人因為我堅持稱呼緬甸為Burma (英國殖民地時期的名字)而不是官方名稱Myanmar意見很大。我已經多次解釋過了,這是因為國家名稱的改動並沒有經過人民的同意。而對我來說徵求民意是最基本的。如果緬甸真的要成為一個民主國家,首先就要學會如何尊重人民的意志。如果其他人選擇Myanmar這個稱呼,我其實一點也沒有意見,因為民主正意味著選擇權。意味著拓寬人們的選擇面,讓我們中更多的人能夠做出更多樣的選擇。

  今天早晨的座談小組中也談到了民主的一些其他特質,提到民主的包容性。不過我所說的包容並不是指狹義的包容。我所說的是包容性是能讓所有人覺得自己同屬一個社會,擁有同樣的價值觀,最基本的價值觀。我們的國家由許多種民族組成,正因如此,緬甸轉型的一個前提條件即民族團結。如果緬甸無法將寶貴的民族多樣性凝聚起來,化為己用,那麼向民主國家轉型也就無從談起了。緬甸最寶貴的財富並是令外界垂涎的自然資源,而是我們豐富的民族資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