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三中全會回答了什麼樣的經濟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3-11-19 10:14:11  


 
  “場內政府”和“府內市場”這兩種體制都是歷史的產物,並不是單純的人為選擇。“場內政府”體制可以把市場體制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從而最大程度上創造財富,但在這一體制下,市場經濟掙脫政府的制約而導致經濟危機,導致財富的巨大損失。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西方各國所面臨的一個挑戰,就是政府如何建設有效的市場監管機制。在調節經濟方面,西方政府現在所能用的就是貨幣金融和財政體制。不過,各種因素例如利率趨於零和政府債務過大等,也經常會使得這些手段無效化。

  “府內市場”體制可以把政府的優勢發揮到極致,政府可以動用包括市場和行政力量在內的因素來追求財富,但這一體制下,政府往往對市場構成過多的有效制約,甚至扼殺市場,從而導致經濟危機,導致財富的浪費。較之“場內政府”,“府內市場”體制具有更多的經濟手段來干預市場。例如,除了貨幣金融和財政體制,中國還具有一個龐大的國有企業部門。這個部門往往被政府用來調節經濟的有效工具。

  正如《決定》所強調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種表現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制度推動不同產權的企業發展,並且“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不過,就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來說,“府內市場”體制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邊界不清,並且政府可以隨意取代市場。這在過去的20多年里,表現得非常充分。

  市場經濟作為中國經濟改革的目標,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已經確立。在1980年代,市場經濟這一概念還是中國社會的“禁區”,當時人們使用的是傳統馬克思的概念,即“商品經濟”。十四大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概念,並把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確立為執政黨的基本路線。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由此找到了突破口,也引出了此後20多年的高速經濟發展。人們今天所看到的中國經濟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產物。十四大之後,中國開始了大規模的國有企業改革。改革之後,到1990年代後期,基本上實現了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之間的平衡,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的平衡,同時微型企業大量湧現。這種平衡,加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動力,也產生了巨大的“改革紅利”。

  但是自從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發生以來,中國的經濟結構不斷惡化。儘管當時中國本身並沒有經濟危機,但為了防止經濟危機衝擊中國經濟,政府果斷推出了一個4萬億元的拯救方案。這個方案本身並沒有錯,但方案的實施出現了巨大的差錯。4萬億元全部進入國有企業,導致了國企的大擴張,迅速進入了原來屬於民營企業的空間。根據1990年代的“抓大”戰略的設計,除了自然壟斷領域,國家要在具有戰略意義的領域發展國企,以增加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但2008年之後,國企擴展到所有可以盈利的領域,大大擠占了民營企業空間。結果,破壞了原先相對平衡的經濟結構,即國有部門和非國有部門、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之間的結構平衡。同時,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而市場的作用則受到巨大的制約,導致了市場和政府作用的失衡。一個客觀的局面是,中國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目標越來越遠。

  正因為這樣,這些年來,中國社會一直在爭論如何改革國有企業的問題。爭論不可避免,但爭論越來越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無益於國企的改革。自由派大力提倡國企的“私有化”;左派則相反,把國有企業和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掛鈎,相信國有企業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核心。不過,在爭論的背後是不同的利益之分。從長遠看,很難回避國有企業的改革。歷史上看,在中國的經濟模式中,一旦國有部門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導致市場失效,經濟危機必然發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