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話歷史:民國軍閥如何辦教育

http://www.CRNTT.com   2014-01-11 10:33:41  


 
曹錕:誰敢對教授不禮貌,就要誰的腦袋

  布販子出身、外號“曹三傻子”的曹錕,在做直隸督軍時,也在原保定農業專門學校的基礎上,辦了一所綜合大學——河北大學。可貴的是曹錕沒用軍隊的那套來辦大學、管大學,盡管他也在大學裡安排了一些昔日的副官馬弁,但是這些人都成了伺候教授的跑腿的。曹錕知道自己沒文化,他經常說,自彝是一個推車賣布的老粗,什麼都不懂,辦大學還得靠教授。只要他在學校,就經常在教授休息室候著,對下課的教授噓寒問暖。大暑天,曹錕在教室外面看見教授講課滿面流汗,就命令校工送毛巾到課堂上給教授們擦汗,後來幹脆在教室裡裝了鐵櫃,里面放上冰塊用來降溫。每逢發工資的時候,曹錕都囑咐行政人員把大洋用紅紙包好,用托盤托著,恭恭敬敬地送給教授。當時河北大學的教授的工資雖然比北京的一些大學稍低,但對於物價比北京低得多的保定,一個月兩三百塊大洋的工資已屬天價。曹錕沒有文化,卻偏愛給學生訓話,每次訓話必強調尊重教授。他說:“這些教授都是我辛辛苦苦請來的,如果誰敢對教授不禮貌,我就要誰的腦袋。”當然,也沒有哪個教授把所謂的學生不禮貌行為告訴曹錕,也沒有誰真的掉了腦袋。

閻錫山:下指標包村辦“強迫教育”

  閻錫山在山西推廣義務教育,具有“強迫”的味道,挺符合民國前期稱義務教育為“強迫教育”的特色。

  閻錫山的方法是這樣的:先在山西省城太原推行義務教育,然後在其他城市推行,然後在縣城推行,然後在三百戶以上的村落推行,最後在小村莊推行。

  閻錫山曾留學日本,深受現代文化的影響。他統治山西達38年之久,在教育方面頗有建樹。山西當年的教育被稱為中國教育的典範。閻錫山率先在全省實行中小學免費義務教育,他要求全省從省會到村莊,幾年內統統建起國民小學。然而各地由於財力所限,無法全部新建校舍,不少地方就占用孔廟、土地廟、關帝廟、龍王廟等原有的公共建築作為校舍,而占用孔廟必然遭到遺老的反對,占用其他廟宇也會遭到善男信女的反對。閻錫山就派兵辦“強迫教育”,為了使建校更順利,閻錫山直接讓軍官去辦學,他給手下的旅長團長營長連長都下了硬指標:每人包定幾個村,在兩年內把學校建起來。建成以後,直接擔任該學校的校長。自1942年開始,山西全境適齡兒童入學率,每年都能達到80%以上。這麼高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即使是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何況中國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韓複榘:從不拖欠教育經費

  韓複榘以大老粗著稱,也是搞笑大王。他說的話雖然難聽,但卻也頗有幾分道理。比如說用人問題,韓複榘就有個大前提,用正人不用歪人。他走馬上任山東省政府主席後,便把一些術士、僧道類人物,統統請出了衙門,取而代之的是新派文人,如大名鼎鼎的何思源、梁漱溟等等。

  何思源他本是蔣介石的人,能出任山東省教育廳廳長,乃出於蔣介石的一手安排。但這並不等於說,何思源出任該職,完全靠人際關系,他本人是有真才實學的。

  韓複榘是由河南省政府主席平調山東的,新省府班底,基本上都是他從河南帶來的,只有何思源來自南京方面。韓複榘也許是為了給何思源這位欽定的人物一個下馬威,就聲言要省財政削減教育經費。何思源聞之,怒氣衝衝地找到韓複榘,說教育經費不但不能減少,以後每年還要增加,否則他就要走人。身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的韓複榘,不僅沒有被觸怒,反倒不斷安慰何思源,並保證決不拖欠教育經費。

  韓複榘在山東主政七年,山東的教育事業不僅不落人後,且發展迅猛。就是教育工作本身,韓複榘也總是放手讓何思源去做,他從不橫加幹涉,更未向教育界安排過一個親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