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鄭振清:兩岸特色論 推動“增量”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4-01-12 00:11:00  


 
  最近幾年,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兩岸政治互信和ECFA,不僅對台灣經濟復甦帶來幫助,也給台灣民眾帶來了大量的切身利益。很多台灣民眾認識到,否認“九二共識”對自身利益來說只有壞處,沒有好處,而接受“九二共識”則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這就是說,一個原本比較單純的政治概念,在兩岸交往實踐中獲得了豐富的經濟社會實質內涵,與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休戚相關,因此不能再簡單視為單純的政治概念,而是一個政治經濟學概念。更何況,這個概念雖然對歷史造成的兩岸政治爭議只是擱置,而非完全解決,但是卻作為一種有中國人智慧的政治妥協,得到兩岸普遍的支持,也得到國際上的理解。“九二共識”的精髓是“求同存異”,今後進一步擴大兩岸對同屬一個中國的認“同”,擱置並縮小兩岸在政治上的差“異”。⑭

  兩岸特色論的內涵之三,是認識到兩岸關係是兩岸同胞大家庭內部的兄弟關係,不要完全以自我主張和自我利益為主,凡事“斤斤計較”,而要在相互政策上換位思考。這方面的特色尤其體現在兩岸的事務性協商之中。大陸應該以平等而非對等的態度,尊重台灣民眾爭取“出頭天”的心理需求,體諒他們求生存、求發展和求認同的心態。為此,在對台工作和兩岸交流事務中,應該克服唯我獨尊、“贏家通吃”的心態,注意換位思考,充分體諒台灣同胞的特殊心態與合理需求。要交流學習、取長補短;要努力通過全方位的兩岸資源整合形成一個共同繁榮、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兩岸共同家園。這也是兩岸在經濟合作、社會整合基礎上增強同胞感情,重塑同屬一個國家的認同所不可缺少的環節。

  從兩岸經濟合作層面所形成的“兩岸特色”,其上述主要內涵特徵完全可以也有必要逐漸向兩岸社會交流、文化交流、甚至政治和軍事互信協商等領域擴展和延伸。這樣才能真正鞏固深化兩岸和平發展,並且隨著時間的推進,加速兩岸同胞的融合和社會的整合,加快兩岸向和平統一的過渡。

  兩岸特色論內涵之四,即主張大陸要在正視兩岸政治經濟差異的前提下,在“一個中國框架”之下,實施“包容發展”的兩岸共同發展戰略以及相應的政策和機制,以此減小兩岸差異,防止因差異固化造成對兩岸和平發展的阻礙。這就是說,兩岸經濟合作要儘量惠及兩岸社會各階層,防止在經濟合作中強化兩岸原有的社會貧富差距與地區發展差異。

  兩岸特色論的內涵之五,是在兩岸和平發展中把促進兩岸和平統一與實現中華民族復興聯繫起來,尤其體現在大陸對台政策上——在和平發展的政策推進中追求和平統一。從根本上說,台灣問題,或者說兩岸關係作為重大政治問題,是近現代史上中華民族飽受內憂外患下的產物。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和平崛起進程中實現國家統一與全面發展,而這個過程需要一系列具有兩岸特色、反映兩岸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體系來循序推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