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平衡改革和增長關係是關鍵 

http://www.CRNTT.com   2014-02-24 09:38:52  


 
  其二,不應過分擔心就業,關鍵是提高就業與增長的彈性。從勞動力供給看,2012年中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的絕對數首次出現下降,下降了345萬。未來10年每年下降400-600萬,也就是說中國的人口紅利的窗口關閉了。所以每年的新增就業中有300-400萬人只是“填坑”。

  從勞動力需求看,經濟吸收就業的能力並不疲弱。2013年前9個月新增就業1066萬人,超過全年就業計劃(儘管經濟在下行),到年底接近1300萬人。這說明,由於服務業增長很快,目前經濟增長與就業彈性可能正處於上升趨勢。由於中國現代服務業未來的成長空間巨大,可以預計這種彈性的增長還會持續很長時間,這本身也是經濟向更均衡的成熟經濟體轉型的過程。如果一個百分點的GDP增速所帶動新增就業的人數從150萬提高到200萬,中國未來可能只要5%-6%的增速就可以實現就業目標。

  其三,中國應對經濟減速的政策空間充分。在單一制國家中,政府有很強的控制力能將債務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業和住戶部門之間轉移,一個部門的負債對應的往往是另一個部門的資產,只要國家對國外部門保持相當規模的淨債權狀態,發生債務危機的概率不大。應對減杠杆和去產能,中國手中還有牌。比方說,我們中央政府的資產負債表是健康的,債務率目前處於較低的水平(23%)。所以我們如果利用好仍處於健康狀態的中央政府的表,將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債務逐步有序地轉移至中央政府的表上,統一進行債務重組(具體執行的技術細節可以再進一步探討,比方說這一次中央可能要跟地方和銀行談一個價格,不能全額埋單,要倒逼硬化債務約束機制的建立,從體制上消除未來道德風險的發生)。

  先轉移杠杆,再行去杠杆,如果組織有序的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無序相互踐踏,將有效緩解流動性緊張,可以降低存量債務系統循環的成本,也可以為實體經濟提供充裕的流動性。所以中央政府的財政要保持適度的彈性,至少在最近兩年。目前中國對外公布的赤字率實際上是中央政府財政,如果加上地方政府財政,2009年開始中國財政的實際赤字率平均在7%以上。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測算,2009 年中國的廣義財政( 包括中央和地方) 赤字占GDP 的比重比2008 年增加了7.6個百分點,達到15%,表明財政政策極其寬鬆。在隨後的兩年里,廣義財政赤字占GDP 的比重大幅度減少到2011 年的5%,但到了2012 年則再次明顯放鬆,廣義赤字水平接近10%,2013年我們的測算達到了11%。廣義財政赤字水平一定要控制住,但結構必須變化,節制地方債務,為中央財政騰挪發債空間。

  未來中國宏觀政策考慮的方向:並不是要關死流動性的閘門,而是如何讓流動性流向效率的部分。為此,中國必須積極推進龐大的存量債務的重組。在未來兩三年,中國可能要考慮有序地允許以下三件事情的發生:一是要允許“僵屍”企業關廠和破產退出;二是要允許不具備經濟合理性的地方在建項目下馬緩建,甚至停建;三是要允許“僵屍”信用終止,即信用市場違約和銀行壞債的顯性化,積極支持銀行進行壞賬的清理和核銷。現在的狀態是大量的增量資源被無謂地消耗在這三個方向。

  終止“僵屍”信用的後果是經濟短期下行的力度加大,資產價格的下跌。但應對這種狀態的政策空間非常充分。如果“僵屍”信用真進入“破”的狀態,宏觀政策空間反而豁然開朗。1、可以強化資本項管制,可考慮“類托賓稅”政策,防止短期資本大進大出;2、可以迅速鬆綁匯率管制,增強彈性,使中國完整工業鏈重新獲得動力,提振經常賬盈餘,改善流動性的外部條件;3、甚至可以實施某種程度的量寬(為緩衝下行的劇烈而實施中國版QE:包括主動推低利率水平,以及央行逐步將外匯資產置換成國內債權),從而降低整個債務體系滾動的成本;4、開展金融救助措施,進行資產置換,類似於當年AMC的撇壞賬模式,如發長期低利率特別債券對現有銀行債權進行購買,積極推進債務重組;5、實施可控的赤字財政政策托底社會底層(失業救濟、失業保險、勞動力培訓)。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