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論壇:抵禦外部勢力干預香港

http://www.CRNTT.com   2014-02-25 00:10:46  


劉迺強
 
       應對外部干預勢力 要敢於亮劍

  關於政改方面,《中英聯合聲明》裡並沒有寫香港要普選,這是《基本法》賦予香港的權力,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家事。打個比喻說,香港這個房屋收回來了,我們自己召開家庭會議來分工,誰打掃哪一塊,這個是家事。家庭裡的兩夫婦有矛盾,當然要自己好好談,畢竟是一家人。當然,家周邊也有很多街坊鄰居,隔壁有一個男士可能早就對你家太太有意思了,就趁你家有矛盾的時候跳出來說,不管你太太是要和你打架還是離婚,我都全力支持。這裡面是有動機的,實際上是在破壞別人的家庭。如果按照外部勢力的邏輯,他們是在為香港幫忙,但是,如果鼓勵人家家庭矛盾的話,就是破壞,所以,我覺得香港的市民大眾,尤其內地的市民大眾,要看清楚他們是為了什麼,看清楚他們的利益跟我們並不一樣。回歸以後,香港的利益和國家利益是緊緊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講到這裡,我就想再延伸講一講,我們應該怎麼做?我覺得,這就好像,你叫小朋友不要玩火,但他一定要玩,怎麼辦?你就把他的手放到火上去,他可能縮的比誰都快。

  我覺得,愛國愛港的建設派不要怕,你做好這個準備,對手反而會尊重你,他反而會退卻,釣魚島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這方面,我們要軟硬兼施,軟的方面來說,其實我們做得已經夠軟,但硬的方面呢,我們做得就還不夠硬。如果硬的方面不夠硬的話呢,人家對你施加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所以這個是我的補充,可能講得不到位,請大家多多補充。

  郭震遠:陳勇講得這些對我來講很多東西很有教益,雖然我來香港有幾次,但沒有深入瞭解,你剛才所說的因為香港人本身心態複雜多樣,這樣的話是給外部勢力插手干預提供了基礎,它有機可乘、有空可鑽。具體說來,“佔中”行動是因為普選即將在四年後舉行這個導火線而引發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考慮到香港的普選在《中英聯合公報》裡面是沒有提及、是在《基本法》中才提出,“佔中”其實是在香港回歸之後完全由內部人士弄出來的,你剛才很形象地講這是一個家庭的內部事務,內部事務有矛盾有分歧很正常,並非特別奇怪,但外部勢力弄歪腦筋打歪主意,就是想利用你內部的矛盾,這裡面既有長期以來、也有當前的原因。

  大家在普選問題上有不同看法,我倒是認為這些沒有什麼不得了,大家通過溝通討論,逐步還是能夠達成共識的,但是外部勢力一旦插手進來,事情就麻煩了。外部勢力唯恐香港不亂,將把中國內部事務的矛盾擴大和激化。總而言之,拿這個做很好的由頭。它們不僅僅著眼於香港,還會更進一步。某些西方勢力一直對中國發生所謂的茉莉花革命、顏色革命,既有想法也有行動,前兩年在北京就出現過這樣的行動,雖然它立馬就破滅了,但還是證明西方國家一直在動這個腦筋。由於香港的特殊環境,它覺得找到了可能成功的切入點,或者至少可以把聲勢搞得非常大。在這個情況下,我感覺外部勢力的插手、干預香港內部的政治事務,確實不可等閒視之,更大的問題可能隨之而來。

   劉迺強:現實問題有歷史原因  不能單個看待

  首先,香港的政治問題依我看來,基本上是我們國家復興過程中大國博弈現象的一些體現,所以,香港的政治從1949年開始,基本上就不是本地的政治。之所以現在外部干預成為一個問題,關鍵在於這種干預是“公開”的,而且是“官方公開”的干預,正因為美英政府從幕後走到了台前,所以這個問題才引起如此大的關注。

  為什麼說公開干預從來不是一個問題呢?因為從戰後以來,就一直是這樣。戰後,英國霸權的地位很明顯被美國取代了。但香港當時畢竟還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很多事情還是英國出來做。可是在國際事務上,英國從來都是美國的附庸,美國怎麼做,英國就怎麼跟著做,以美國的話來說,“英國是美國忠誠的盟友”。

  所以1949年後,美國在香港的活動非常頻繁。我小的時候,美國新聞處很龐大。當時,很多在香港的研究機構都是美國CIA的附屬組織,而且美國新聞處也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加上絕大部份香港市民都是逃避中共統治才來到香港,所以,香港市民的構成,以內地流行的說法基本上是“偏右”。

  香港長期受到美國意識形態的影響,民眾基本上會認為西方的那一套是正確的,他們受中國文化歷史的教育反而很淺薄。在這個氣氛下,香港市民基本上是“親英”、“親美”的,在此基礎上,所謂的民主派才自然而然的變成了輿論的主流:這才是霸權,而香港就是西方文化霸權的體現。

  在過去的數十年,發生過的大衝擊有這麼幾次:

  首先是1967年的香港暴動,中英在此後一段期間等於是處於休戰期:大家暫時都把矛盾先放下了。從目前解密的文件來看,在麥理浩做港督的時候,他很多動作都在為香港前途談判做鋪墊。

  再就是文革時期的武鬥,內地大量的屍體從珠江漂到香港來,這使香港人產生了恐懼,而香港人對文革的恐懼也加劇了他們對內地的抗拒。英國提出要談判香港前途問題的時候,看透了香港人對內地沒有信心,整個20世紀80年代說得都是“信心”的問題,“主權換治權”是香港當時的主流思想。為什麼國家反對“三角凳”呢,因為如果把香港所謂的民意放進去的話,就會形成一個非常大的壓力,阻礙中英談判。

  再後來就是“六四事件”,其實現在來看,“六四事件”很明顯就是一次失敗的顏色革命,可是香港人卻沒有深度的揭露了這個事件,反而延續了支聯會等的謊言。這個失敗的顏色革命衍生了幾個現在很有影響力的政治團體,包括港同盟,也就是現在的民主黨,還有職工盟等。所以,若從外部勢力的線索去視察香港的政治發展,就會對今天香港發生的事情更加清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