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貿易順差的根源及其平衡方法

http://www.CRNTT.com   2014-03-05 08:20:58  


 
  經常項調整方法只能是貿易自由化

  文章表示,排除價格調整(本幣匯率升值)方法之後,經常項的調整方法只能是貿易自由化。貿易自由化可以降低貿易成本,這不僅可以增加貿易流量,帶來貿易理論中所講的“貿易創造”效應,而且對於縮小貿易差額也是有幫助的。在這方面,有兩個因素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一是稅收因素;二是所謂的保護幼稚產業的經濟政策。前者在小國中比較常見,由於國內稅基有限,關稅徵收成為這些國家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這些國家的關稅相對較高,從而限制了貿易的發展。保護幼稚產業是大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都會選擇的貿易保護政策,這一政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是國內產業政策在貿易領域中的延伸,由此產生的准入管制當然也會限制貿易的發展。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新興市場經濟大國來講,為了增加政府稅收而選擇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並無必要,因為對於大國經濟來說,稅基相對寬廣,沒有必要為了徵收在稅收總量中占比不高的關稅而犧牲貿易流量,因此,中國不僅沒有以關稅為政策工具來阻止貿易自由化的發展,反而主動降低關稅壁壘,並通過出口退稅的政策來鼓勵出口。但是,鼓勵出口的政策並不等於貿易平衡的政策,為了實現貿易平衡,或者盡可能降低貿易順差,還需要積極增加進口。但是由於中國有比較全面的產業管制政策,既有為了保護幼稚產業的,又有為了趕超發達國家的產業促進政策,因此,對具有替代性的進口商品採取了較為嚴厲的准入限制,以致中國的進口商品基本上是出口的投入品,主要是發展加工貿易所需要的能源和中間品。結果,在今天的中國,進口成了出口的函數,所以想通過增加進口來平衡或者減少貿易順差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為了實現經常項的自我平衡,或者減少經常項順差,就必須減少政府產業政策的幹預,降低市場准入的門檻。為了實現這樣的調整目標,對內需要進一步推進市場化的改革,真正做到讓市場而不是政策在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對外需要建設對外開放的新體制,變眼下有選擇性的對外開放為更加自由和合規的對外開放。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創建可以說是為這樣的改革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