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歷史探究:中國古代不存在“農民起義”

http://www.CRNTT.com   2014-04-13 08:37:46  


  中評社北京4月13日訊/騰訊歷史專題文章《中國古代不存在“農民起義”》指出,“農民起義”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但在嚴格意義上,所謂“農民起義”並不存在。

史學界對“農民起義”的定性和評價一直存在分歧

  國人對“農民起義”這個詞都不會陌生,對陳勝、劉邦、朱元璋、李自成的故事也耳熟能詳。大陸史學界也曾一度熱衷於研究“農民起義”。如範文瀾之《中國通史》認為:“地主成為農民面前唯一的大敵對階級,從陳勝吳廣開始,歷史上不斷地發生農民反抗地主壓迫的大小起義。”翦伯贊之《中國史綱要》則說:“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轉戰南北,推動了各地農民的鬥爭,沉重地打擊了地主階級。”《中國史綱要》至今還是很多高校歷史專業的必用教材。

  但在民國時期,通史中卻很少有關於所謂“農民起義”的內容,在提及時多有貶義。如錢穆之《國史大綱》稱王仙芝、黃巢為“流寇”,稱白蓮教、拜上帝教為“邪教”;呂思勉之《白話本國史》說陳勝、吳廣“造起反了”、“濮州人王仙芝起兵作亂”。台灣當代學者傅樂成則使用較為中性的“民變”來稱呼“農民起義”。

從領導層來看,“農民起義領袖”絕大多數都不是農民

  考察究竟是否存在“農民起義”,首要之務,是考察其領導層的基本構成。事實上,所謂“農民起義領袖”,幾乎沒有種地的農民,他們或是小吏,或是商人,甚至是貴族後裔。這些人起事之初,亦無人懷抱“反抗地主階級”之目的。

   “農民起義領袖”中沒有農民,多是地方小吏和商人

  毫無疑問,“農民起義”要由農民來領導才名正言順,但事實上,歷史上幾乎沒有一次大的民變是真正的農民做主帥的。

  文史學者唐元鵬以秦末農民起義、綠林赤眉起義、黃巾起義、隋末農民起義、唐末農民起義、王小波李順起義、方臘起義、鐘相楊麼起義、元末農民起義、明末農民起義、白蓮教起義、太平天國起義十二次“起義”為樣本,統計其主要領袖“職業”後發現,小吏出身的有9人(如劉邦、竇建德);商人出身的有8人(如黃巢、方臘);軍人有4人(如陳勝、吳廣);貴族子弟有3人(如項羽、李密),另外還有幾個小地主和宗教相關人士。在唐元鵬看來,只有楊麼是漁民、楊秀清和蕭朝貴是燒炭的,勉強能算在農民行列中。

  農民無法成為民變領袖,是有其必然性的。古時農民長年在田間耕作,沒有文化,既無法意識到造成自身厄運的原因,也沒有能力提出恰當的政治綱領。生活經歷單一的農民,最缺乏廣泛的社會關係網絡,沒有相應的組織能力,來領導一支“起義軍”。

  相比之下,小吏、商人等不僅有一定文化,還見多識廣,知道如何仿效朝廷體制,建立起一套自己的規則。再加上知識分子的參與,常常能使“起義軍”迅速壯大。劉邦、朱元璋有了張良、李善長等人的協助,才最終取得了天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