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與全球經濟治理:角色、目標和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4-05-04 08:37:10  


 
  三、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政策建議

  文章指出,為實現上述戰略目標,中國需要積極採取行動,提升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軟實力基礎、面向東西兩個世界進行合作、以建設性和漸進性方式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民主化進程,爭取抓住深度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機會,為未來經濟發展創建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有利條件。

  第一,改革國內經濟治理模式,提升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軟實力。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治理模式呈現以政府為主導的特點。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政府能夠更加積極地幹預市場的運行以規劃、引導、促進特定產業的發展,國有經濟部門在國民經濟中占據壟斷地位,福利負擔相對較輕,吸引外資力度很大,地方政府謀求經濟發展的積極性非常高漲。這些特點保證了中國長期以來的經濟高速發展。我們擁抱了市場經濟,卻避開了西方式自由,這是保證中國市場經濟初級階段發展的最重要前提。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政府高度幹預市場的經濟治理模式也極大地限制了私有部門創新能力的提升,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諸多不利影響。

  借鑒此次金融危機的教訓以及中國經濟治理模式的經驗,中國未來的經濟治理模式應當沿著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幹預和提高社會福利水平的方向發展,以進一步增強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對於新興世界的吸引力,提升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軟實力。首先,政府要轉變行政職能,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向市場注入更多的活力;其次,政府要強化監督職能,對市場上出現的不正當競爭問題進行強力幹預,維護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再次,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強國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使中國經濟增長真正有利於提高本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時消除對國際金融市場的不利影響;最後,堅實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消除某些國有部門的市場壟斷行為,擴大國內消費市場,真正提高普通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二,深化並擴大對外開放與合作,同步推進互利共贏和適度讓利戰略。對外開放是中國在過去35年充分利用全球化紅利,實現國家經濟跨越式發展的不二法寶。然而,金融危機之後,在內外部環境共同作用之下,中國的對外開放必須升級,可謂對外開放的“2.0版”。在新的對外開放戰略下,中國應當為營造一個有利於從低端結構經濟向高端結構經濟轉型的外部環境而努力,應當嘗試改革國際經濟規則,改善外部體制環境,應當承擔起一個負責任大國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性責任。為完成上述目標,中國需要同步推進互利共贏和適度讓利戰略。

  中國如今的國際身份比較複雜,一方面是總量上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另一面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遠遠落後的新興經濟體,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尋找平衡,在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中取得多數國家的信任,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簡言之,中國對發達國家要堅持互利共贏的策略,對發展中國家要採取適度讓利的策略。

  中國應當在未來採取互利共贏的戰略,顛覆西方攫取絕對利益的經濟價值觀,用東方包容性的價值觀證明中國的崛起對西方並非意味著世界末日,而是意味著更多的機會,從而達到與西方合作的目的。在針對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交往中,應當採取適度讓利的策略,讓他們得到更多的實惠,樹立與當年西方徹底不同的形象,以老大哥的姿態成為發展中經濟體的領袖,向共同繁榮邁進。

  第三,堅持建設性和漸進性方式,推進實現全球經濟治理民主化。在當今世界全球化深度發展的背景下,全球經濟相互依賴程度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出於自身發展的需要,和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同時隨著經濟的對外擴張,中國經濟利益已經出現了向全球擴散的趨勢。美國向中國提出G2的倡議,拋開其可能存在的“滅我之心不死的狼子野心”,從一個側面也看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在面臨經濟危機時對於中國的需要史無前例,這就是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機遇所在。

  因此,中國在未來的戰略機遇期內,應當堅定支持並依托G20平台,以建設性態度和漸進性的方式,深度參與現有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進程。首先,從單純關注國內治理向承擔國際義務和責任轉變,在全球層面上思考宏觀經濟政策,影響和改變全球化進程。其次,要聯合新興經濟體,通過改良和塑造一系列全球治理機制(國際制度),對西方發達國家的政策和決定進行質疑、關切、評估和批評,進而與其談判,迫使其改變不合理的政策。最後,在參與中逐步強化制定全球經濟規則的意志和能力,在全球舞台上表達中國的全球經濟治理理念,以負責任大國的身份推動全球治理民主化進程,為徹底打破以西方為中心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積累條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