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周農建:否定韜光養晦宜三思

http://www.CRNTT.com   2014-05-29 09:41:50  


 
  雖然幾十年過去了,是否中國在海洋軍事能力上的短板,今日已經有了根本性的改變?最近馬航飛機失聯,各國派出力量搜索,與美澳相比,中國在海洋能力上的弱勢,再次暴露出來。

  可見,縱然不討論國際關係中的和平主義和實力主義的是非問題,只講實力法則,在否定韜光養晦路線之前,對自身的實際能力和由此而來的後果,包括所引發的周邊局勢,作一個全盤的權衡,還是有必要的。

  對北京而言,應考慮如何在堅持國家利益與保持良好的周邊環境之間取得某種平衡,避免那種未見多少實際收益,卻招致周邊環境惡化的做法。值得一提的是,面對北京近期的強硬,日本、菲律賓和越南都表現出不惜與中國對抗的姿態。一方面是日本試圖通過修改憲法和增強軍備,來抗衡中國;另一方面是南中國海周邊小國積極尋求外部力量介入,包括借重美國的軍事力量和尋求區域聯盟,以對抗中國。周邊國家的這種意向,與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不謀而合。不久前,菲律賓和美國剛剛敲定了一項協議,在菲律賓趕走美軍的20多年後,該國將重新對美軍開放軍事基地。其用意無疑是試圖尋求美國軍事力量的保護。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曾表示,美國對日本的安全承諾是“絕對的”,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

  不難理解,縱然要在不願擱置爭議又談不攏的情況下,以強硬方式解決遠離大陸的島嶼和海域的主權爭端,至少要有相應的海洋實力為後盾。在中國自身航母尚未成軍,藍水海軍遠未練成之前,在美國重返亞洲,周邊國家聯手抗衡,外部強力干預被引入之時,要採取任何行動,都應事前對自身能力和區域力量對比,有一個清醒的估計。

  力所能及,當然不妨在權衡全局之後,因勢而為;力所不及,則當慎重從事,避免無謂之舉。在謀求國家利益時,亦應務實講求實際效益。像那種目前既無能力拿回,卻又不斷派艦船和飛機近距離巡航的戰術,有多少實際意義,是值得思考的。因為倘若力所能及,能拿回一島一嶼,縱然有可能不利全局,至少也小有所得,且可收獲國內民粹的歡呼;而採用那種幹打雷不下雨、調高行怯的近身戰術,無寸土之得,卻有不斷刺激對方、打草驚蛇、提早樹敵之效。這等於是提醒他人未雨綢繆,加強軍備,即為未來解決爭端,製造更大的障礙和對手。而且這既推高人民期待而到頭來被奚落為“不敢來真的”,自損聲望;又未占人一寸便宜,卻被人反咬一口,為外人的“中國威脅論”和修憲、整軍、聚合國內意志、爭取國際輿論和引入外來干預力量憑白提供口實,空耗自身外交和道義籌碼。

  韜光養晦並不是放棄自己的目標和利益,而是一種低調務實、以待時機成熟的路線。過早否定這一路線,對於今日中國來說,未必最符合其國家利益。

  作者是中國旅美學者

  來源:聯合早報2014年05月29日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