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春節三大習俗的形成:年夜飯 守歲 壓歲錢

http://www.CRNTT.com   2015-02-18 08:52:13  


 
春節諸日各有講究

  明清時期,春節的各種習俗,大多沒有質的改變,不過對於任何習俗來說,完善定型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一個比較完善的流程,比如除夕幹什麼,初一幹什麼,初五幹什麼,等等,都是在明清時期完善的。”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喬台山先生說,現代過年的各種習俗,大都是明清時期延續下來的。

  春節,是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開始的,這一天也被稱為“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塵和祭灶。

  從二十三到除夕,掃塵、貼春聯、蒸花饃等各種習俗不一,但都表達著一個意思,就是準備各種年貨,迎接春節。

  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晚上,就是除夕。到了明清時期,在大年夜,吃年夜飯、守歲和給晚輩壓歲錢的三大習俗已經非常完善,儘管各地的形式和內容略有差異,但內涵一致,都是為了討個吉利。

  正月初一,為了博開門大吉的彩頭,大清早,人們開門首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開始拜年。“在我們豫東老家,大年初一全家人要在家裡過年,各家各戶都是這樣,但有一種人例外,那就是幹兒子。幹兒子這一天也要到幹爹幹娘家裡團聚。”孟憲明先生如是說。

  大年初二走親戚,嫁出去的閨女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不過在很多地方,這一天也是上墳掃墓的日子。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個破,意思就是春節裡有些事,初五之前不能做,比如掃地、倒垃圾等,破五之後就可以做了。”喬台山先生說,破五的習俗就是從明清固定並延續至今的,按清代《燕京歲時記破五》的描述:“初五日謂之破五,破五之內不得以生米為炊,婦女不得出門……”

  在很多地方,初五還是送窮神迎財神的日子。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迎接財神。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

  …………

  從正月十二開始,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選購燈籠,搭蓋燈棚。民間有句俗語:“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元宵節到了明清時更加完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清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