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馮驥才:抓住傳統的最後機會

http://www.CRNTT.com   2015-03-07 09:20:02  


馮驥才(1942年—),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藝術家,民間文藝家,畫家。
  中評社北京3月7日訊/馮驥才這個人們熟悉的名字,其實暗含著兩種意義指向。過去,這個名字代表著他的文學創作和繪畫;現在,這個名字更直接地讓人想到他作為“鬥士”——民間文化搶救與古村落保護的鬥士——的身份與精神。

  創作者轉身成為文化遺產守護者時,這轉變凝聚了更寬闊、更深遠的文化使命感。2004年,馮驥才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民間文化基金會。十年來,他一個接著一個古村跑,一場接著一場“硬仗”打。雖然他的呐喊時常被淹沒在社會對GDP膜拜的喧囂聲中,雖然他的行動多似逆水行舟格外艱難,但他從未退縮。

  十多年後的今天,當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保護文化遺產、守護傳統的重要性時,這位先行者依然須臾不敢放鬆。在接受《解放周末》專訪時,馮驥才的言談間,滿是對傳統文化保護的憂思與焦慮,他甚至還發出了這樣的呼喊:“今天是我們抓住傳統的最後一個機會!”

  晚一天保護,後果不堪設想,再不趕緊做些什麼,它們永遠回不來了

  “保護傳統村落,比保護萬里長城還要偉大。”馮驥才曾用此話強調傳統村落保護的重要性。

  他不願意看到遍布中華大地的古老村落驟然嶄新地陌生起來,更不願意看到民族文化的印跡突然消失得蹤跡難覓。

  幾乎跑遍了全中國,馮驥才用一連串的調研數字向人們證明傳統村落保護的急迫:2000年,我國擁有約360萬個自然村,但到了2010年,由於大量並村和城鎮化,這一數字變成了270萬。10年間就差不多消失了90萬個自然村。至於這些消失的自然村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保護價值的傳統村落,則難以計數,無人知曉。

  “此前很少有部門、機構或個人關注這個事情。”也因此,率先急迫地關注這個事情的“文藝家”馮驥才被冠上了“古村落保護鬥士”這個稱號。

  解放周末:這些年來,您致力於古村落的保護,為之付出了大量心力和心血,並且也為此犧牲了自己的一部分主業——文學和繪畫創作,為什麼這樣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