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中國有條件打造世界首席製造業強國

http://www.CRNTT.com   2015-05-05 07:36:55  


中國即將公布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既是對德國提出的“工業4.0”發展規劃的回應,也是基於中國早日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結合中國在制造業領域的產業發展基礎與技術積累,力圖構築中國經濟高邊疆的重大發展戰略。
  中評社北京5月5日電/工信部日前宣布,“中國製造2025”戰略規劃將盡快發布。從業已披露的相關內容來看,該規劃將圍繞智能製造、工業強基、綠色製造、高端裝備創新以及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5項重大工程,結合“互聯網+”的信息化運用,推進製造業健康發展。

  “中國製造2025”規劃正逢其時

  中國證券報發表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章玉貴文章表示,就全球經濟競爭與產業變遷的視角而言,中國即將公布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規劃,既是對德國提出的“工業4.0”發展規劃的回應,也是基於中國早日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結合中國在製造業領域的產業發展基礎與技術積累,力圖構築中國經濟高邊疆的重大發展戰略。顯然,該規劃的出台及有效實施,不僅具有技術層面的國家意義,更是中國由貿易和製造大國向產業與資本強國升級的最重要基礎。

  就中國整體經濟發展現狀而言,“中國製造2025”的規劃和即將出台可謂正逢其時。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在充分承接全球產業轉移的紅利之後,儘管依然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製造業體系之一,但面臨的產業競爭形勢卻異常激烈,亦出現了相當程度上的“產業空洞化”現象。2008年以來,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加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在中國製造業核心板塊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長期以來憑借高度專業化和價格競爭為利器的製造業集群已進入中低速發展期,部分企業開始外遷。而來自東南亞和南亞國家的製造業競爭壓力這幾年卻在不斷加劇。與此相對應,以美日德等為代表的工業化國家,在強化其全球產業競爭體系的同時,亦在推動本土工業的升級,不少企業正回歸本土建廠。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則中國原有的本土配套企業專用性投資將遭受沉沒損失,在缺乏自主創新技術的制約下,中國製造業不僅難以實現整體升級,還面臨著日益嚴重的內外擠壓。因此,日益嚴峻的國際競爭形勢倒逼中國製造業必須拿出一個能夠引領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發展規劃,以整固中國製造業的整體競爭優勢,否則,中國不僅難以適應全球製造業的產業變遷,更有可能在失去比較優勢的同時亦失去鍛造競爭優勢的時間窗口。

  另一方面,經過最近十年的技術攻關與產業化推廣,中國已初步形成了在高端製造業領域的國家競爭優勢。以高鐵、核電等為代表的高端裝備製造業,在經過國內較為成熟的產業化運營之後,配合國家走出去發展戰略,已經成為凝聚高技術、產業化配套及運營管理的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名片。尤其是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在亞歐以及非洲的開花結果,中國南車、中國北車、中國建築、中國鐵建、振華重工等中國企業正成為中國構築全球製造業競爭體系的先鋒隊。中國不僅能夠滿足廣大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基建領域以及重要裝備製造業領域的技術需求和產業配套服務,而且已經具備了向發達國家輸出高鐵等中國製造業代表作的綜合性競爭能力。這應該是自瓦特發明蒸汽機以來,全球製造業競爭體系發生的最重要變化。假如中國在未來五到十年裡能夠在大飛機製造和產業化運營方面取得戰略性突破,則中國在高端製造業領域將形成較為完整的世界性競爭體系。

  因此,中國要邁向一流經濟強國,既需要通過嵌入全球生產網絡來提升在國際分工中的位置,更需要大力發展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高端製造業。

  必須加快製造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文章認為,在即將到來的“十三五”期間,中國必須加快實施過剩產能的有序退出,加快製造業的結構調整,並通過推進“互聯網+製造業”和“互聯網+中小企業”,對有成長空間的製造業進行整體性升級;另一方面,繼續加大對高鐵、航空航天、船舶製造、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技術投入,力求培育一批能夠引領產業革命的指標性企業。當然,從中國已有的技術基礎與資源投入來看,儘管發展勢頭不錯,但兩個重要的短板尚未解決:一是企業偏好於簡單的市場份額擴張,對技術投入的熱情依然不高;二是技術產業化進展緩慢,專利成果轉化率一直在低位徘徊。還有一個重要的約束瓶頸是:由於中國相對內斂的文化慣性,儘管政府、社會和越來越多的企業近年來不斷強調創新,但要形成催生蘋果這樣的超級創新企業所需要的創新生態:開放的心態、甘於冒險、勤勞、富有趣味性以及敢於挑戰權威的思維方式,並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在經由“一帶一路”戰略,加快提升以央企為代表的超大型國企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同時,亦須擴充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民營企業方陣線。著力提升其在研發設計、系統集成等方面的專業服務能力,強化金融服務、技術供給和運營管理功能,特別是管理全球供應鏈的能力。更要重視培育一批具備國際化視野、全球化運營意識並且熟練駕馭全球性管理工具的高端產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