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康埈榮:中國戰略與韓國國家安全息息相關

http://www.CRNTT.com   2015-06-11 00:20:39  


中國是韓國經濟、外交、安保上很重要的國家。
  中評社香港6月11日電/韓國外國語大學教授康埈榮在《中國評論》月刊6月號發表專文《中國東北亞戰略與韓國的安保戰略》,作者認為:“在不安定的韓半島安保現狀及快速變化的東北亞國際秩序中,韓國的活動空間並不寬闊,韓國要在維持與美國同盟關係的同時,與中國展開全面交流與合作,並要確立統一以後的構想,所以就韓國立場來說,不得不考慮如何協調韓美同盟與中韓合作關係,如何解決與中國的矛盾是,不得不從長期考慮中國在韓半島未來會充當的實際角色。因此,韓國要時刻關注中國的韓半島政策是否有變化可能性,目前,還是要維持‘合作’與‘準備’的‘雙重保險’基調。”文章內容如下:

  問題的提出

  中國在2012年11月召開的第18屆中國共產黨代表大會上選出了第五代領導人習近平任總書記,並在2013年3月接任國家主席,隨後開始推行中國可持續發展改革策略及全方位的大國外交政策。

  習近平一直闡明中國的立場是要在“和平與發展”基礎上與國際社會展開合作,但中國也一直在強調“中國絕不拿核心利益與任何國家進行交易,中國的主權與安全發展利益不能受到侵害”的外交指導方針。特別是與美國關係,與之前競爭性的美蘇關係不同,中國宣導揚棄兩國矛盾,構築相互尊重的合作性大國關係,即“新型大國關係”。在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紛爭問題上,持續實行強勢外交,並向軍隊下達“做好隨時出戰準備”的命令。從過去劃定防空識別區等抗議性行為發展成現在對抗性的戰略嘗試。這體現了中國外交從戰術型到戰略型,從韜光養晦到有所作為甚至積極作為的轉變。即,習近平以與過去不同的風貌展示中國自信感,通過和平發展實現大國崛起目標,正面回應美國的“重返亞洲政策(PivottoAsia)”,並強調通過政治上的民主主義,外交上的攻勢主義,軍事上的擴張主義來實現中國夢。

  在國際環境動盪不安的風口浪尖上,中國通過周邊國家外交政策來實施東北亞戰略,這與韓國國家安全息息相關,並且韓國還要面對難以預測的朝鮮。

  中國的東北亞戰略

  基本上,中國世界戰略的焦點是中美關係的再定位。但是,中美兩國的世界戰略卻埋沒在明確的意識對立上。美國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中國崛起,但實質上還是想把中國納入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中,而中國把這看作是美國對本國的封鎖,並試圖突破美國封鎖。因此,要消除中國對美國重返亞洲政策(PivottoAsia)或“再平衡政策”的疑慮是很難的。中國認為美國強調軍事安保議程,強化地區內的軍事同盟,會造成地區內的不穩定。美國輿論把兩國之間亦友亦敵的關係形容為frenemy,這也反映了兩國關係現狀。儘管如此,兩國之間存在的實力差距也是顯而易見的,中美關係“在管理範圍內的”“競爭與合作”框架內,展現了逐利的實用性接觸原則。

  這裡與韓國直接相關的問題就是中國周邊國家外交政策的強化。2013年10月24日在中國共產黨召開的“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提出了周邊外交的基本方針,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的理念。這是因為東亞是中國的主要活動舞台,也是美國重返亞洲,外交力量的集中地。中國在2010年圍繞南中國海的攻勢外交,把對方國家推到了美國陣營,為美國推進重返亞洲政策提供了契機。因此,中國要維持與周邊國家的穩定關係,積極參與地區內多國組織活動,增進相互信賴,消除中國威脅論,這將會是中國今後外交的另一軸心。特別是習近平在2014年5月上海舉行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的閉幕演說中,闡明中國東亞外交政策的核心是亞洲安保,而亞洲安保需要亞洲國家來維護,提出了“新亞洲安全觀”及“亞洲意識”,新亞洲安保觀強調“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發展”的安全,按照全新的安保理論,構築地區內安保與合作,建設亞洲安保系統。習近平的“新亞洲安全觀”繼承了江澤民的“新安全觀”,基本內容大同小異。但是,在新安全觀上,加入亞洲字眼,強調“亞洲國家的事情由亞洲國家主導解決”,“亞洲安保由亞洲人維護”。這也是習近平在同一演講中提到的“亞洲意識”。亞洲問題由亞洲自己解決,這也意味著非亞洲國家不能介入亞洲問題,從而阻止美國通過多種管道介入亞洲問題,可以說是一種門羅主義(MonroeDoctrine)。

  中國正在從長期發展角度,展開包括經濟領域在內的對外政策,首先與巴西、俄國、印度、南非等金磚國家(BRICS)達成協議,各出資100億,設立總投資規模達500億的新開發銀行。可以說是中國版的國際貨幣基金,或世界銀行。在亞洲地區主導設立亞投行(AIIB)。從表面上來看是要構築亞洲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本質上是要挑戰美國主導的既有金融秩序。積極構築地區經濟主導權。為對抗美國的環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中國積極推進“10+6”的亞洲FTA,在亞洲地區內範圍簽訂經濟夥伴協定(RCEP),並宣佈到2025年為止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地帶(FATPP),為此正在積極說服相關國家。並積極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地帶”及“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政策,從陸路上進入中亞,從海路上,進入東南亞。當然,由中國主導連接各國公路、鐵路,從而使中國鐵路、公路、建設、橋樑等社會基礎設施建設企業可以進入海外市場,彌補在這一方面的空白,是具有政治性及經濟性的雙面戰術。

  中國的外交戰略是,“大國不僅要適應周邊環境,還要改變環境,根據自身利益變化,做出戰略選擇,改善外部環境”,要成為改變環境的秩序制定者,確立自己的邏輯體系來影響世界秩序。特別是隨著美國及歐洲勢力的衰退,支撐世界經濟成長的許多新興國家,不想再配合美國步調,這也使中國堅定了要成為世界另一軸心的決心。從這點來看習近平政府的外交政策可總結為以下幾點:第一,推進中國主導外交;第二,面向世界全方位開展中國外交;第三,堅決維護國家利益,設立馬奇諾防線;第四,為了確保新的戰略空間,向西擴展自己的領域,實施走出亞洲的外交政策;最後,追求擴大海洋權力。

  與韓國相關的幾個問題

  與韓國相關的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朝鮮的核問題。中國是解決北核問題的六方會談主席國。韓國始終認為,只要有中國及俄國在,美國就很難發動對北攻擊,中國渴求周邊環境穩定,韓國也認為在韓半島上不能再發生戰爭,朝鮮巧妙地利用兩國態度,繼續在核保有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中國也認識到,朝鮮不會把自己的安保交給北京,而是要通過保有核武器來獨自維護國家安全。一部分中國學者認為朝鮮已經成為中國的戰略負擔,主張趁此機會徹底與朝鮮劃清界線。

  但是政府態度,在習近平上台後也沒有很大變化。實際上,中國只要下定決心,就可以對朝鮮實施制裁。朝鮮90%的能源,80%的日常用品,及45%的食品都依賴中國進口。朝鮮的非法洗錢規模的70%也是通過中國銀行完成的。但是,中國對北採取的措施卻是極其有限的.這也是在美國實施重返亞洲戰略的情況下,中國不想受美國秩序牽制的成算。基本上,中國反對北核問題,並不意味著中國反對朝鮮這一國家。兩者是不統一的。中國認為,如果連中國也拋棄朝鮮,那麼作為國際社會迷路兒童的朝鮮,會發展成更加難以控制的國家。這對引導朝鮮發展成正常國家起負面作用。這種意識在今後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最近讓韓國政府難以抉擇的是,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AIIB)及美國部署高空導彈防禦系統(THAAD)的問題。韓國政府經過深思熟慮最後在3月27日寄交了加入AIIB的申請,確保了創始會員國的地位。AIIB是中國根據目前美國和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ADB)無法滿足亞洲地區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現狀,提出設立並主導的。國際社會也擔心由於支配結構及政策決策的不透明會導致亞投行最終成為中國的亞投行,可儘管如此,也已經有47個國家提交了創始會員國申請,這不僅包括亞洲國家,還有英國、法國等歐洲發達國家,以及南美、非洲等國家,這樣的規模讓中國也非常吃驚,造勢非常成功。

  亞投行是中國實行一帶一路的亞洲基礎設施開發戰略政策的金融機構。韓國不顧美國疑慮,決定參加亞投行,是因為無法忽視經濟上年投資高達800兆億元的亞洲基礎設施事業。雖然仍有許多疑問,但是中國闡明了把投資決定權下放到理事會的方針,歐洲等發達國家的加入,也減輕了韓國的外交負擔,並能提高運營透明度。重要的是,加入國家逐漸增加,相對來說韓國的影響力減少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獲得實際的參與機會,確保發言權,以取得經濟上的實際利益是最關鍵的。

  現在困擾中國政府的問題是末段高空區域防禦(THAAD)問題。韓國政府的基本立場是“韓國沒有接到美國的邀請(NoRequest),沒有達成任何協議(NoConsultation),沒有做出任何決定(NoConsultation)”,但是這不會消除對末段高空區域防禦(THAAD)的爭議,隨著情況變化,也會引起各種問題。眾所周知,朝鮮已經擁有可攻擊韓國的導彈1000餘枚,加重了對韓國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韓國需要導彈防禦措施,但是,末段高空區域防禦(THAAD)是否確實符合韓國利益,符合韓國中長期國家發展戰略,對於這一問題,從國民立場上很難解決。美國堅持認為,為了駐韓美軍的安全,切實抑制北核爆發,建立末段高空區域防禦(THAAD)是必須手段。如果美國為了美軍安全堅持推進末段高空區域防禦(THAAD),韓國也沒有立場阻止。中國對於美國在韓國建立末段高空區域防禦(THAAD)系統,沒有具體言及,只說“在這一地區設立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對地區穩定與戰略均衡會起副作用”,從地區穩定與戰略均衡的大框架下談及末段高空區域防禦(THAAD),並希望美國與韓國在THAAD問題上做出妥當的決定。

  對於THAAD的作用,存在許多不同觀點,也有大量的爭辯,很難論斷其具體情況。但是,中國對韓國設置THAAD,不是從軍事觀點來看待,而是認為這是與美國的戰略結合。中國認為,這是美國為阻止中國發展,實施的“中國包圍戰略”。特別是中國的一些學者認為,美國正在實行從中亞到東南亞,再到東北亞相連的C字形包圍戰略。另外,美國設置THAAD自然會成為加強韓美間的軍事團結的契機,從長期來看,就像俄國正極力反駁的歐洲導彈防空網(EPAA,EuropeanPhasedAdaptiveApproach)一樣,THAAD很可能發展成亞太導彈防空網(APPAA)。中國的擔憂及警戒使韓美同盟,或是由韓美同盟與美日同盟連結而成韓美日同盟處在牽制中國的前沿陣地上。

  結束語:韓國的應對

  韓國的外交與安保正處於一個十分重要的分叉口,站在韓美同盟與韓中合作的路口上,首先就亞投行問題,韓國選擇了在經濟上與中國合作。但是,與韓國安全直接相關的安保問題,即THAAD問題,雖然還沒浮出水面,但這也是韓國無法避開的問題。韓美同盟與韓中合作的結構在今後,隨著中國的崛起,會一直成為韓國的一大難題。當然,中美兩國也明白韓國的無可奈可,也認識到單方面壓迫會引起不諧和音。習近平主席在去年訪問韓國時,表示出對設置THAAD問題的擔憂,希望韓國做出“作為主權國家的決定”。

  韓國面臨這樣的課題,就要儘量避免韓半島問題變成大國問題。從這點上來說,韓國要站穩立場,堅持不參與中美之間“代理牽制與競爭”的原則,並要把自己的立場明白準備地傳達給中美兩方,這是最重要的。韓國作為主權國家可以決定加入亞投行,同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國家利益決定是否加入THAAD。如果,韓國作為主權國家,決定加入THAAD,這時韓國如何解釋“主權”也讓人矚目。作為中間國家,韓國要果斷表明自己的意志和意願,制定長期外交戰略。

  直接威脅韓國安保的問題就是北核問題,最近,在威脅因素持續增加的情況下,韓美同盟成為韓國安保的必需要素。中國也是韓國經濟、外交、安保上很重要的國家。在韓國看來,朝鮮的最大後援國是中國,所以無需再強調中國的重要性。中國觀點也認為,韓國作為韓美日同盟的一軸,雖然處於薄弱環節,但還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現在韓國減少對美傾斜力度,這使韓國成為中國東北亞安保戰略的重要一軸。在不安定的韓半島安保現狀及快速變化的東北亞國際秩序中,韓國的活動空間並不寬闊,韓國要在維持與美國同盟關係的同時,與中國展開全面交流與合作,並要確立統一以後的構想,所以就韓國立場來說,不得不考慮如何協調韓美同盟與中韓合作關係,如何解決與中國的矛盾是,不得不從長期考慮中國在韓半島未來會充當的實際角色。因此,韓國要時刻關注中國的韓半島政策是否有變化可能性,目前,還是要維持“合作”與“準備”的“雙重保險”基調。但是,從中長期來看,在包括北核問題的韓半島問題這一主題上,韓國要努力營造韓國共識區,致力於進行戰略說服,並拿出與此相符的實際行動。